人物,提拔他既能安撫袁家,讓他們不至於立刻與朝廷翻臉,又能借此分化袁家內部,讓袁紹在權力與家族利益之間有所權衡。劉辯心裡想著:“袁紹啊,朕給了你這個機會,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心,不要一味地只想著袁家的利益。司隸校尉這職位重要卻也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兩難之境,你若能把握好這個度,為朝廷盡心盡力,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可若是你執迷不悟,妄圖藉著袁家的勢力在朝堂興風作浪,那朕也絕不姑息。朕這是在給你出一道難題,也是在給袁家一個考驗,就看你們如何抉擇了。”
袁紹聽聞,趕忙出列,跪地叩首道:“陛下隆恩,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必竭盡全力維護京畿安穩,肅清一切不法之徒!”袁紹心中既激動又有些忐忑,他明白劉辯此舉一方面是看重他的才能,可另一方面,卸了袁隗的職位,卻提拔了他,這其中的深意,他怎能不知。這既是難得的機遇,讓他能在朝堂上更進一步,施展自己的抱負,可同時也是一道難題,處理不好,不僅會讓自己陷入困境,還可能連累整個袁家。他心裡暗暗思忖道:“陛下這是在制衡袁家啊,給了我這顆甜棗,卻也讓我陷入了兩難之地。我若全心全意為朝廷效力,袁家那邊恐怕會覺得我不顧家族利益,可若是我只想著維護袁家,又勢必會得罪陛下,這可如何是好啊。但不管怎樣,這畢竟是個難得的機會,我袁紹素有大志,怎能錯過,且先應下,日後再慢慢尋找平衡,絕不能辜負陛下的期望,也不能讓袁家的根基受到動搖。”
劉辯微微一笑,說道:“袁卿起來吧,朕相信你有這個能力。朕此舉,也是希望袁家能繼續為朝廷貢獻力量,只是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方才能讓朝廷有序發展,眾卿皆是為了大漢江山,想必能理解朕的苦心。”劉辯看似輕鬆地說著這番話,可心裡卻依舊緊繃著,他知道,今日這一番舉措,定會在朝堂內外引起不小的波瀾,袁家那邊或許會心生不滿,清流士人入朝也可能會觸動一些舊有勢力的利益,但為了讓大漢擺脫危機,走向興盛,他必須要走出這關鍵的一步,哪怕前路荊棘密佈,他也已下定決心,要在這風雲變幻的時局中,牢牢掌控住大漢的航向。他心裡默默嘆道:“這天下,這朝堂,想要安穩,談何容易啊,可朕既然坐在這龍椅之上,便只能一往無前了,但願朕的這些謀劃,最終都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吧,也不枉朕這番苦心了。”
而在洛陽城外,董卓帶著滿心的憤恨與不甘,率領著兵馬朝著涼州、幷州的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他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心中對劉辯的恨意愈發濃烈,暗自罵道:“劉辯小兒,今日之辱,我董卓定要加倍奉還,你且等著,待我回涼州、幷州整頓好兵馬,再聯合些各方勢力,定要讓你這皇位坐不穩當,這大漢的江山,遲早要落入我手!”
董卓的謀士李儒在旁,看著董卓那氣呼呼的模樣,趕忙勸道:“主公莫要過於氣憤,如今雖暫退,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那洛陽城中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相互制衡,我們貿然進去,也未必能順利掌控全域性。如今回涼州、幷州,我們可憑藉兩地的地勢與兵力,休養生息,擴充軍備,待時機成熟,再揮師東進,那時便可一舉拿下洛陽,成就大業啊。”
董卓聽了李儒的話,臉色稍緩,可依舊咬牙切齒地說道:“哼,就便宜了那劉辯小兒一時,不過你說得對,眼下先回根據地才是上策。傳我命令,讓將士們加快行軍速度,莫要在路上磨蹭,待回了涼州、幷州,全軍上下都給我加緊操練,不得有絲毫懈怠,我要打造出一支無人能敵的雄師!”
在涼州、幷州兩地,聽聞董卓敗退回來的訊息,當地的一些豪強和將領們也是心思各異。有的原本就依附於董卓,見他回來,趕忙前來表忠心,送上錢糧物資,期望能在董卓日後得勢時跟著沾光;有的則持觀望態度,覺得董卓此番敗退,不知還能否再有崛起的機會,不敢輕易表明立場;還有的心中暗喜,想著董卓這一受挫,或許自己能趁機在當地擴充勢力,擺脫董卓的控制。
董卓一回到涼州,便開始大刀闊斧地整頓軍務,他先是清查軍中物資,將那些剋扣軍餉、中飽私囊的軍官嚴懲一番,以此來收攏軍心。又派人到各地招募新兵,許以重利,吸引了不少青壯年加入軍隊。同時,他還與周邊的一些少數民族部落暗中聯絡,試圖藉助他們的騎兵力量,增強自己的軍事優勢。
而在洛陽這邊,劉辯在朝堂上推行的舉措,也如同一顆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袁家內部,袁隗回府後,立刻召集袁家的重要子弟們商議對策。袁家眾人聽聞此事,也是一片譁然,有的主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