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豐州城

“麻市巷”。

城東門附近,多住有城內府衙和駐軍的官員、本地的大戶和來往的豪商。在城北門和東門之間是一座寺廟,因後院有一座小塔樓,通體潔白,被豐州百姓稱為白塔,而其腳下不遠處就是豐州府衙。每逢初一十五,白塔寺內有高僧開壇講法,信眾頗多,香火鼎盛。因此城東門處便集中林立了諸多的食肆和糕點鋪子,既經營南方的各種酥酪點心,又經營草原的炒米乳酪,因此得名“酪巷”。

城南門處,是豐州城和內地商品貨物交通的主要集散之地,從內地來的大宗商品,尤其以各種布匹佔地最多。因此圍繞城南門處開滿了各種染坊和鋪子,久而久之,此附近被百姓稱為“染巷”。

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豐州城內的生活安逸,大唐承平日久且百業興旺,又因朔方軍戰力卓著,多年沒有受到戰亂的紛擾。因此,豐州城內的生活對比塞外諸多邊關,也算是有數的好地方了。

天寶十二年,臣服於天可汗多年的胡人阿思布率部反唐。

安思順受玄宗皇帝令,聯合北庭都護府大軍,深入草原,出奇兵大敗阿思布部。

戰後,安思順不忍夷滅阿思布和葛祿兩大部族,升堂親審阿思布部和葛祿部殘餘部眾。卻不曾想,兩部族人把一樁樁一件件事情娓娓道來,起因竟源於天下第一大節度使安祿山,放縱范陽軍威逼大唐東北草原各部,勒令在短時間內為安祿山的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獻上數量龐大的軍馬和糧草。

范陽軍所下達的時限緊急,除非各部將自己部族的戰馬和草料交出去,否則根本不可能足額上繳攤派。

阿思布忍無可忍,率部憤然全族起兵反攻安祿山,同時派遣了信使南下長安,向天可汗玄宗皇帝告狀。

卻不料,安祿山手下孫孝哲,派人於長安城,當街誅殺阿思布部信使,一行十餘眾當場喋血街頭。

血案震動京畿。

第二天,與安祿山素來不睦的右相楊國忠,上表玄宗皇帝,應宣安祿山進京自辯。

素來親近楊國忠的玄宗皇帝,這一回卻選擇了偏袒安祿山,於此案不予深究,更沒有派人安撫阿思布部。

安祿山急於撇清關係,上表唐明皇,說自己兩年前剛去拜見過陛下和貴妃,現在治下頗多事務尚待處理,不便進京。

隨後,竟破天荒再次上表,建議朝廷,委任安思順為招討使,帥朔方軍和北庭軍去征討叛亂。

若玄宗宣安祿山進京,那大唐的歷史或許將因此改寫。

安祿山此時,不敢也不能進京。

一旦進京,若造反的意圖敗露,則必然會被卸了軍政大權,輕則就此賦閒養老,重則闔族被牽連問斬。

如若堅持著不進京,一旦走漏了風聲,就只能鋌而走險,在倉促中舉旗謀反。

如此一來,兵馬糧草的儲備必定不足,倉促之間舉旗勢必會遭到重兵圍剿,謀反大業也就此功虧一簣。

誰能料到,玄宗皇帝竟然能昏聵至此,讓安祿山絕處逢生。

安祿山順勢舉薦安思順北征,此舉可謂一石三鳥。

其一,讓朝廷有了干預草原事務的藉口,藉此平息朝堂的爭議;其二,藉此讓朔方軍、北庭軍和草原各部進行消耗,自己安心養精蓄銳;其三,把安思順拉入亂局,為之後策反朔方軍做準備。

可惜,自命不凡的唐明皇,沉浸在所謂“開元盛世”的夢幻之中,隨手掀起了一場北方草原數以十萬計的殺戮,給日後的安史之亂埋下禍根。

天寶十三年,八月。

安思順北征而歸,在豐州城整休兵馬,在豐州府衙召見豐州刺史顏季明等人。

安思順高坐於主位。

下方三人分左右落座,分別是豐州刺史顏季明、豐州長史範文峰和豐州司馬賀魯鐵。

顏季明,琅琊人士,開元朝的著名御史大夫,於前些年出外任豐州刺史一職,乃是本朝平原太守顏真卿的本家侄子。

長史範文峰和司馬賀魯鐵,二人皆為安思順心腹部下。

安思順將北伐見聞告知此三人,表面上是和三人商議對策,謀劃後面如何與安祿山打交道的章程。

但其實是告與顏季明知曉其中利害,借其手將此事傳信告知與平原太守顏真卿。顏真卿是個忠義耿直的性子,得知北伐秘聞必會上報朝廷,好讓皇帝對安祿山有所戒備。

顏季明當即告知安思順,即刻修書給顏真卿,儘快上書朝廷。

但旋即,顏季明對安思順說道:“大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