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的氣氛熱烈,眾少年紛紛踴躍報名。
首先挑選騎兵。
李俊先叫騎兵隊的兩個正副隊正出列,也就是薛海涯和阿史那,由他倆每人帶五個騎兵夥長,每個夥長負責看管兩匹戰馬,各自前往馬場的指定區域。然後,場內報名騎兵待篩選的少年,被分配到相應的位置,依次上馬接受考核。
入選騎兵考核有幾個關鍵點:
首先,騎兵要從內心對戰馬友好。
有的人天然就害怕馬這樣的大型動物,更害怕騎馬,這樣的人不能說他膽小,只能說他天生不適合騎馬,更不適合當騎兵。
其次,要掌握上馬和下馬的動作要領。
因為場內所有人和李俊他們隊是一樣的,過去的日子裡,都學習過一些騎馬的要領。
比如說上馬的環節,並不是簡單的一句跨上馬背就行,而是有一個上馬的過程。
比如說,應該先觀察馬匹的站位,然後從馬頭前方走到馬匹側面,而不是從馬屁股後面經過。因為馬的屁股是天生的死穴,遇到狼群會被狼從馬屁股裡把爪子掏進去,進而把腸子給揪出來死掉。所以馬察覺到屁股後面有危險,是要下意識抬腿踢的。而人因為身高的原因,一旦被馬踢一腳,輕則上身骨折,重則會被踢在隱秘的要害處。所以,學習過騎馬的人,如果連這一點都搞不清,就可以直接淘汰了,連進入下一輪的資格都沒有。
說完馬屁股的問題,再說馬鞍馬鐙。
走到馬匹左側,在上馬前一定要先在原地檢查馬鞍是否綁好了,檢查馬鐙是否有纏繞等等,先要保證基本的安全。然後要手腳並用,通常預設從馬的左側上下馬,這樣就能保證全員動作統一,不會在馬隊內部造成混亂。然後左手扶住馬鞍前方,左腳前腳掌踩住馬鐙,右手扶馬鞍後側借力,將重心前壓上馬。
再然後,下馬的環節看似最簡單,其實卻恰恰是最危險的環節。
下馬的姿勢和上馬類似,要重視保持重心和平衡。如果下馬的動作幅度太大,輕則把自己給甩到馬肚子下面,容易造成踩踏;重則會把左腳被馬鐙套住,人會從馬背上摔到地面,但是腿卻掛在馬鐙上,會被馬拖著走。
考核上馬和下馬的過程,其實是在檢驗,眾位少年平時有沒有用心學過騎馬。
騎馬這個活動本身很新奇,對少年來說,既是訓練也是娛樂。可如果平時連上下馬的動作要領都沒學好,那就代表著壓根兒對騎馬沒有足夠的興趣和耐心。
如果一個人對騎馬本身都沒有足夠的興趣和耐心,試問,以後怎麼能在各種艱難的環境中,做到知馬、懂馬、護馬、愛馬?
以後又怎麼能成為一個好的騎兵呢?
第三個考核點,在馬場內往返跑。
這個環節,要讓騎手先騎著馬快走,然後再進行慢跑,接著再提速快跑,再下來要快慢結合地跑,最後就是控制馬匹急停。
到這一步,已經是很明顯的騎兵素養考核了。
不過,這一環節的考核只能是儘量擇優錄取,不必強求成功率。
因為李俊他們去草原執行任務的時候,也曾有隊員剛上馬就把兵刃掉了的,也有上了馬控制不好馬匹互相撕咬的。
這個環節不能過於苛刻,否則符合要求的人可能太少,就挑不出人了。
李俊規定,先由每個夥長選出五到六名候選人,也就是總共先要篩選出五十到六十個候選人。然後再由薛海涯和阿史那兩人共同決定最後人選,倆人都有一票否決權。最後這挑選出的三十個人,加上兩個隊正和十個夥長,一共是四十二個人。
這樣一來,騎兵隊的雛形就有了。
挑選騎兵是個慢活,但是不代表其他人就幹看著。
被騎兵篩選所淘汰的人,還有主動放棄競選騎兵的人,去到外面教場的空地,進入下一輪考核,那就是挑選刀牌手。
相對於挑選騎兵的複雜,刀牌手的挑選標準很簡單:力氣大。
李俊提前安排雷子和刀牌隊的夥長們,準備好了長刀和盾牌,所有候選人都要雙手持長刀,按著平時操練長刀的技法來舞一遍,由此來判斷候選人的力道和基本功是否紮實。
然後,下一步再考核左手持盾右手持刀的力道,看是否能保持平衡。
選拔刀牌手的規則很簡單,比選拔騎兵的速度快了很多。
刀牌隊初步也是挑選三十個人出來,重在把刀牌隊的框架也搭建好,這樣一來,加上雷子的隊正和十個刀牌隊夥長,刀牌隊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