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的正上方是一座主考廳,雕樑畫棟間盡顯莊重肅穆。
主考官趙挺之負手站在廳前的雕花欄杆處,兩位副考官分侍左右。從這裡俯瞰下去,一排排狹小的考房盡收眼底,考生們正全神貫注地奮筆疾書,只聞一片沙沙聲響徹考場。
微風拂過,廳中高懸的燈籠輕輕搖曳,光影在趙挺之的臉上晃動。他目光掃視著下方忙碌的考生,突然打破這靜謐,轉頭看向兩位副考官,出聲道:“二位以為,此次會試,何人能脫穎而出,奪得會元之位?”
其聲雖輕,卻在這寂靜的大廳中迴盪。兩位副主考聽聞後都陷入了沉思。
片刻,中書舍人範致虛出聲道:“聽聞蘇老大人的弟子武植參加了此次科舉。前段時間元宵節,他作的那首《青玉案》一詞諸位可還記得?我也有所耳聞,實乃精彩非凡。以他之才,我覺得此次會元應是他了。”言罷,側目看向趙挺之。
趙挺之聞範致虛之言,眉頭微微一皺。武植是蘇軾弟子之事,他早已知曉。近段時間,武植在京師文壇聲名赫赫,無人不曉。
可惜的是,蘇軾為保守派,趙挺之卻是改革派先鋒,二者政見如水火不容。因此,趙挺之對武植並無太大好感,甚至有些厭惡。
範致虛在旁,見趙挺之臉色陰沉,顯露出不快之意,便不再吭聲。
他心裡很明白其中的緣故。此次官家任命了三名會試的考官,趙挺之是新派人物,他自己屬於舊派,翰林學士劉大人則是中立派。
武植是蘇軾的弟子,趙挺之肯定會把他歸到舊派那一類,心裡自然對武植有些反感。
“那武植如今雖說在京師聲名赫赫,然而此次會試競爭極為激烈,有眾多來自江南的舉子,他們皆是從各地選拔出的傑出人才,才情出眾、學識深厚,個個都不輸給武植。在此種情形下,武植想要在會試中奪得會元之位,恐怕不易”。趙挺之聽了範致虛的話語,緩緩開口回道。
他自然是不希望武植奪得會元之位的,如此一來,朝堂之中舊黨的勢力定然會有所增加。所以出聲反駁了範致虛。
站在一旁的劉學士將兩人之間那微妙又尷尬的氣氛瞧得一清二楚,他眉頭微微一蹙,旋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當即朗聲道:“兩位大人方才所言,皆是句句在理,這科舉之事,本就是天下學子公平競爭之舞臺。無論是出身貧寒還是富貴之家,無論來自何方,在這考場之中,人人平等。就如同那熔爐一般,不管是光芒萬丈的真金,還是徒有其表的廢鐵,只需要在這科舉的試煉場上走一遭,一試便知分曉。屆時,是龍是蟲,自見分曉,又何須在此處過多爭執呢?”
趙挺之和範致虛聽聞劉學士之言,皆微微頷首。誠然,究竟是誰才情更更勝一籌?待科舉結束自會明瞭,兩人又何必在此暗自較勁呢?
下方肅穆的考場中,武植正心無旁騖地奮筆疾書。此時,他完全不知道考場之上有三位考官正在談論自己。
此時武植已經把策論寫到了結尾部分,很快就能完成了,正因如此,他對考場之外的情況毫無在意,全部的心神都凝聚在眼前的這份答卷上。
“呼”!武植長舒一口氣,緩緩放下手中的毛筆,接著扭了扭肩膀,總算是寫完了。他目光落在眼前那寫得滿滿當當的策論上,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點了點頭。
武植抬眸望向考房之外,日頭高懸,已然是中午時分。他不禁有些訝異,沒想到自己寫這篇策論居然花費了整整三個時辰。
他暗自思忖,以自己目前的書寫速度,況且從開始動筆直至結尾都未曾停歇,一直是奮筆疾書,都耗時如此之久。若是換作其他學子,恐怕花費的時間要數倍於自己。由此看來,古時科舉考試規定為期三天,確實是有其合理性的。
武植將寫好的策論收好,隨後伸手從一旁拿出方百花準備的飯食。開啟包裹,竟還能感受到絲絲溫熱,畢竟現在才是科舉的第一天呢。他輕輕嘆了口氣,眉頭微皺,“哎,看樣子後兩天就只能吃乾糧了。這科舉考試可真是個苦差事,真不知道其他學子是如何熬過來的。”想到這裡,武植的臉上也浮現出無奈的神情。
武植用完飯時,時間已然來到了下午。他看向第二部分的詩詞考題,上面僅有一個要求,那便是要求考生創作一首詞或者詩,用以表達自身的志向。
對於武植這個穿越者而言,第二部分的詩詞並不算難。他的腦海中開始飛速回憶前世北宋之後那些聞名遐邇的詩詞,突然間,他眼神一亮,清朝鄭板橋的《詠竹》躍然而出,武植提筆便在捲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