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2章 宋常青任職記(一)

宋常青接旨,被任命為南海之濱雲縣的縣令,遂攜簡單行囊與幾位親隨,踏上赴任之路。

初至雲縣,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縣城內房屋破敗,街道狹窄且汙水橫流,百姓們面容憔悴,衣衫襤褸,集市蕭條冷落。農業方面,灌溉設施陳舊,耕種技術落後,土地產出微薄;漁業也因漁船簡陋、捕魚方法原始而收穫寥寥。

更為棘手的是,縣衙內部吏治腐朽,差役們與當地豪紳相互勾結,中飽私囊,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政令難以有效施行。交通狀況更是堪憂,連線外界的道路崎嶇險峻,佈滿荊棘與亂石,人馬難行,貨物運輸幾乎斷絕,這使得雲省彷彿被世界遺棄的孤島,資訊閉塞,思想禁錮。

宋常青上任後,最重要的就是吏治整頓。吏治腐敗尤甚,差役與豪紳蛇鼠一窩,百姓苦不堪言。

上任伊始,宋常青便在縣衙庭院內擺下盛宴,邀請縣衙上下所有官吏與城中知名豪紳。眾人皆以為新縣令要與他們同流合汙,欣然赴宴。酒過三巡,宋常青忽然起身,臉色一沉,命人將庭院大門緊閉。

眾人驚愕之際,他拿出一沓密信,當眾宣讀其中內容,竟是差役與豪紳暗中勾結、貪贓枉法的種種惡行,包括私分災銀、賣官鬻爵、強佔民田等令人髮指之事,每讀一樁,便讓涉案之人站到堂前。涉案者有的雙腿發軟,癱倒在地;有的強裝鎮定,卻難掩眼中驚恐。

此時,有一平日裡囂張跋扈的差役頭目,見事已敗露,竟妄圖拔刀劫持一旁的師爺為人質,負隅頑抗。宋常青卻早有防備,一聲令下,從四周暗處衝出數名武藝高強的護衛,瞬間將其制服。原來,宋常青深知這些惡吏可能狗急跳牆,事先便安排好了人手埋伏。

隨後,宋常青宣佈對這些貪官汙吏和不法豪紳的懲處。就在他下令將罪大惡極者押入大牢之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原來是一位朝中重臣的親信快馬加鞭趕來。原來,有豪紳與朝中勢力勾結,試圖讓其出面保下他們。那親信在堂前盛氣凌人,宣稱這些人都是被冤枉的,要求宋常青立即放人。宋常青不卑不亢,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鐵證——一份份畫押的供詞、一箱箱從貪官家中搜出的贓物,還有眾多證人的證詞,擺在親信面前。親信見勢不妙,仍想強行帶走人犯,宋常青怒目而視,堅定地說:“吾乃朝廷命官,只知奉公守法,為百姓主持公道,雖有強權相壓,亦絕不退縮!”

此時,周圍百姓聽聞訊息,紛紛湧來,將縣衙圍得水洩不通,他們高呼著“嚴懲貪官”“青天大老爺”等口號。在百姓的聲援和鐵證面前,親信灰溜溜地走了。宋常青趁熱打鐵,將貪官汙吏和豪紳的財產全部抄沒,一部分用於補償受害百姓,一部分用於改善縣城的基礎設施。

經此一事,宋常青名聲大震,他選拔賢能,重新組建縣衙班底。那些清正廉潔、有志於為百姓做事的年輕人紛紛前來投靠。宋常青制定新規,要求官吏定期接受百姓評議,評議不佳者需接受再教育,屢教不改者革職查辦。從此,雲縣吏治煥然一新,為後續變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緊接著,宋常青在縣衙大堂之上,將那些作惡多端的差役一一揪出,依律嚴懲。對於情節較輕者,當眾杖責並革除公職,沒收其非法所得;對於情節嚴重、民憤極大者,不僅抄沒全部家產,還將其押送府城大牢,聽候重審。對涉事豪紳也絕不姑息,根據其罪行輕重,或罰沒鉅額財產以充公庫,或剝奪其部分田產、商鋪,分給受害百姓。同時,他選拔德才兼備、清正廉潔之士充實縣衙隊伍,重新制定嚴格的政務流程與紀律規範。

規定差役在徵稅時必須使用統一標準的量具,且有百姓代表在場監督;處理糾紛時,需詳細記錄過程並公開裁決依據,接受公眾監督。明確賞罰,對於奉公守法、政績突出的差役給予物質獎勵和晉升機會,而對於違規違紀者則從重處罰,確保差役們奉公守法,積極為百姓服務。

在處理與上級關係時,宋常青極為用心。他每月定時撰寫詳盡的書信呈遞給知府大人,如實彙報雲省的治理進展、面臨的困境以及自己的應對策略。在彙報中,他始終將知府大人的關切與指導置於首位,言辭恭敬謙遜,將取得的成績歸功於上司的英明領導,而對於困難則誠懇請教,尋求支援。每逢佳節或地方有特色產出之時,他會精心挑選諸如品質上乘的海味乾貨、精巧的手編工藝品等合規禮品,派人送往前任知府衙門,以表敬意與感恩。

這其中能夠如此順利也有宋舒拜託宋祁告知瓊州前任知府宋常青是自己的人的原因,但是在後來宋常青初入官場便有如此手段的情況下,前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