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起源與由來

上哇村地理位置優越,是周圍所有村中外部環境最好的。

村前有清水,周圍有肥田,村後有高山。

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對莊戶人家而言,這裡簡直就是理想住所。

前些年的時候,為了讓其發展的更好,村裡嚷著要修道,老趙家運氣好,所修的其中一條直通他家門口。

眼下李氏只要出門,就能看到這條既寬敞又敞亮的大道。

大道寬約一丈,一路延伸至遠處村東口,雖多用黃泥鋪成,但地面卻修的相當平整又厚實,比之一般的那種鄉間地頭那些兒不足三尺的小路,看著氣派又得體。

這還不止,當初修建時,考慮到積水積雪問題,他們村的里正更是參照縣裡面的構造,特意在這條大道兩側更是剷出了一尺長,半尺深的土溝,全做為陰天下雨時的水道,時刻保障這條大道的清爽與乾淨。

別的不說,光是天天看著這樣的體面又整潔的大道,來往的村民心裡都美的很。

走在這條大道上,連緊貼地面的腳步都是輕鬆快活的。

這還不算,須知原本上哇村整體呈田字結構,並不明顯。

眼下村中多了兩條大道,卻讓整個村子的田字更為凸出。

兩條寬敞整潔的大道,橫貫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將上哇村平均分成了四個小塊。

趙福祥一家子就住在田字框的最右側,也就是西南角落,緊挨這條南北大道邊緣。

也可以說,整個上哇村中姓趙的人家,幾乎都住在西南角落。

至於他們為什麼住在這面,還要從四十年前,趙福祥四兄弟逃難開始說起。

四十年前,中原東南部直接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暴亂,中原東南部屬富饒之地,一直是各大勢力的口中肥肉。

加之那個時候,朝廷無能,貪官汙吏盛行,無數大小勢力全都開始冒頭興起,不斷互相征伐,搶奪中原這塊肥美的地盤。

也因此讓原本頗為富裕的中原無數東南部村民被迫流離失所,成為了無依無靠的流民,甚至落地為寇,成為魚肉鄉里的匪患。

那個年代,流民過極慘,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親朋好友,甚至倒黴的青壯年,還要被三不五時冒出來的勢力抓去當兵或者被下山的匪寇搶奪。

這種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可以說是生不如死。

流民們想安穩的活下去,只能選擇離開故土,北上亦或者南下逃難。

趙福祥一大家子人就是因為這個理由逃出來的。

他們沒有選擇南下,而是和村裡的同族老少,一起逃向北面。

逃的一路上,他們也是歷經磨難。

最終,趙福祥一家子人,走到上哇村這個地盤的時候,也只剩下他們四個兄弟。

那個時候,到處都是亂戰,每日都有無數的勢力揭竿而起,同樣的,每日也有無數勢力甄滅其中。

他們像是匆匆而過的過客,逃跑的過程中,也或多或少的見證了諸多歷史。

和他們兄弟四人一起逃出來的都是同村同族的後生們,大部分都以青壯年為主,這些兒人年輕力氣大,擰起來就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路上雖多有波折,但最終還是成功的逃了出來。

後來他們選擇留在上哇村,也是看中了上哇村的周圍環境,以及逃難太久了,他們實在走不動,最終抱著賭一把的心態,選擇留在上哇村落腳。

當初落腳時,這裡還不叫上哇村,周圍僅有零星幾戶人家,里正都是這幾戶人家輪流兼任,連個正經村名都沒有。

當時的里正姓唐,是一個十分聰明且有遠見的小老頭,在趙福祥這些兒逃難的人沒來之前,他已經在這擔任了五年裡正。

唐里正也是明白他們住的這塊地方風水好,太打眼。

即使他做主,不收留眼下這些兒逃難的人,這裡也會被後來居上的其他有野心的人據為己有。

畢竟那個時代,活不下去跑來逃難的人太多,誰也不能保證人群裡不出現幾個心狠手辣的頭頭。

也是為了自家人的安全,當時的唐里正和村裡的老人們商量了幾句,便拍板做主,直接收留了趙福祥他們這些兒逃難來的青壯年。

收留他們也是有條件的,他們這些兒青壯年併入進來的話,便不能仗著己方勢大搶奪周圍已經有主的風水寶地。

同時,如果這個村子受到了其他流民的攻擊時,他們這些兒併入村子的青壯年,也要出手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