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88 章

他一生有過兩次這樣的迷茫,一次是考中狀元后走在御道上,再一次,是二十多年之後的事情了,那時候,他大權在手,一言足以興邦,一言也足以喪邦,天子信任,贊他為國之柱石,是在京城裡跺一跺腳,全天下都會跟著顫抖的大人物。

這是頭一次。沈持從太和殿走到東華門外,左相蕭汝平、右相曹慈,禮部侍郎李叔懷,鴻臚寺卿楊旭,大理寺卿賀俊之,還有六部、京兆府的官員也一併站在門外。

在看見賀俊之的一瞬,想起先前在大理寺的種種,猝然碎了他的恍惚,讓他一下子清醒了。

眼前的宮牆是真切的,春日的瓊芳馨香,他身上的狀元朝服也是真切的。不是夢,是真的,真的。

沈持心中雀躍得有點不像話,他不形於色,領著新科進士們與各官員見禮。

這時,京兆府官員牽來一匹駿馬,引到沈持面前:“沈狀元會騎馬嗎?”

京兆府的官員都要給狀元郎牽馬,讓他受寵若驚:“多謝大人,在下略騎過幾回,只要馬溫順,在下倒是不怕。”

他倒是會騎馬,只是待會兒人多,沈持擔憂馬兒會不會受驚,萬一衝撞了圍觀的百姓該怎麼辦。

“狀元公放心好了,”京兆府的官員打包票道:“這馬是精挑萬選出來的,最是溫順,遇人不驚。”

沈持放心地點點頭,再一次謝過他。

遠遠地冷眼望著一身紅衣狀元郎的賀俊之眯起眼睛:謹慎得有點過頭了。

禮部官員將大紅綢花拿過來,為他系在身上:“更顯狀元郎一身風華了。”

沈持謝過他。

當日蕭、曹二人是反對皇帝點沈持為狀元的,不過到底沒有拗過皇帝,如今木已成舟,他們沒有再和沈持過不去的必要,皆笑呵呵地恭賀他大魁天下:“我二人一左一右扶狀元郎上馬怎樣?”

二兩相爺這般伏低,嚇得沈持連稱不敢:“蕭相、曹相,你們真折煞在下了。”

“說哪裡話,”曹慈說道:“當年我二人及第,也是前頭的相爺扶上馬的,代代相繼,讓百姓看見我朝待士子的誠懇之心,激勵百姓向學,是美事一樁,沈狀元不必推辭。”

“再說了,御街誇官有天子聖旨,為了激勵士子向學之心,不管什麼人見了都要下跪,狀元郎就更不用客氣了。”

說白了,御街誇官是朝廷招攬人才的一種儀式,令天下士子學成文武藝,甘心貨與帝王家。

推辭不得,沈持只能在蕭、曹兩位相爺的攙扶——他一個小夥子哪裡要人扶,就那麼虛虛地一託之下,他便跨上馬背,端坐自如。

榜眼薛漵,探花徐照真,也都由人服侍著上了馬。

這時候京兆府官員又遞上馬鞭,拉著馬韁繩親自給沈持牽馬。

待一切就緒,鴻臚寺卿楊旭高聲唱道:“新科狀元御街誇官!”

四十八名京兆府的衙役們分列左右兩側,手裡提著銅鑼往前開路,最前面一名衙手持

說嘴,我們那兒雖窮鄉僻壤但家家有讀書郎,重教化識禮儀,你看狀元郎都是我們府出來的哩。

沈持聽了他們發自肺腑的恭維眼眶微紅:“快,咱們進去說話。”

和外頭來圍觀狀元郎的百姓們拱手打過招呼,他進到會館之內。

眾人坐定說話,沈持看到室內傢俱竟煥然一新,連屋子的紗窗都糊了新的,不等他問,就聽申掌櫃說道:“今兒一早金殿傳臚之後,秦州府的鄉賢們集資將會館修了一修,生怕怠慢了狀元郎。”

沈持:“……”

他對趙蟾桂說道:“儘快給家中送信,讓他們得知我考中狀元不日將回鄉祭祖省親的事。”

幾名鄉賢一併說道:“沈狀元,這點小事我們早安排了,今早已經水陸路齊發,定是將你殿試獨佔鰲頭之喜訊儘快傳回家中。”

沈持心不安理不得地道:“多謝多謝了。”

申掌櫃也說道:“不光咱們,今日傳臚之後,朝廷已經快馬加鞭給各地府衙送去公文,想來家中很快就得知訊息了。”

沈持:“那再好不過了。”

說了兩句話,看看天時辰不早,他回房整理儀容,這便去赴瓊林宴。

後人對“瓊林宴”這三個字,大抵最早是從黃梅戲《女駙馬》中的一句唱詞“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1”中聽來的,瓊林宴是新科進士御街誇官之後赴的一場飯局,一開始是在唐朝新科進士們湊錢買單自發的,到了當朝成了官辦的國宴飯局,天子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