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 013

江南水患頻生,派遣治理的職官至今毫無成效,激起民怨,於昨夜發生一場動亂,規模雖小,這事已然傳至京中。早朝,文武百官對水患之事發表意見,以左丞相邵輝一派、右丞相應滄海一派,各執己見,最終無定論。

朝堂兩派人鬧得不可開交,聖人聽得頭疼,直接散了朝,喚太子來到御書房,問其對水患之事的看法。

太子思慮:“水患事關民生,不可怠慢,既然江南總督治理無效,那朝堂就該派監察官去。”

“派誰去?”聖人著明黃龍袍端坐於上,其臉方正俊美,丹鳳眼深邃而明晰,整個人的輪廓銳利,有著年歲刻印後沉澱的氣質。

朱嶸微頓,皺眉思索,這個問題卻是不好回答。

江南總督是左丞相的人,而左丞相是他的舅父,他背靠母族的勢力才能穩固權位,自然不會提右丞相的人。那若是推舉舅父的人,嫌隙太大,父皇最忌諱於此,便只能尋箇中立方。朝堂中立卻穩居權位的人,獨屬方韞,可朱嶸瞧不上他,或說是厭惡他,更不願開口。

聖人盯著他看了幾許,這個問題丟給他就是想看他的態度,於是淡淡開口道:“你且回去好好思索,連同你對都察院御史的看法,一併寫給朕。”

朱嶸頷首,接著又論起朝堂他事,言辭滔滔,有理有據,聖人聽後襬了擺手,未作點評,而朱嶸有些失望。

父子倆剛說完朝事,皇后娘娘便來了,她著褘衣,戴九龍四鳳冠,冒以翡翠紗,禮服曳地而行,笑盈盈入內。

“怎麼妾身一來,陛下就不願說話了?”她的語氣中帶著陰陽怪氣的笑意。

聖人早已習慣,面無表情地瞥了她一眼,偏過頭去。朱嶸見此,起身替母后倒了茶,打著圓場道:“父皇適才與兒臣言論國事,想必累了,母后請先用茶。”

懿德皇后垂眸,說起正事:“聖姑即將回歸。”如她所想,聖人旋即皺眉看過來,她笑意更甚:“當年天災,她救了妾身一命,妾身本想留她,她卻斷然拒絕,去了嶽山古寺求道,可見她心無邪念。陛下,妾身想迎她入宮,將藏書閣改為紫薇樓,給聖姑落榻。”

“希望陛下能擬一道旨,尊聖姑為國師。”

聖人長眉一凝,看向皇后:“你一心向道,是為滿足你自己的私心,別妄圖一些不該的。”

“陛下!”懿德皇后站起身,寬袖搖曳,她道:“妾身一心向道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陛下,為了國家!聖姑是何許人?她是天神所派,下凡救世,難道三年前那件事陛下忘記了嗎?”

三年前,白羽聖姑預測天災地震,冒死阻止聖人前往嶽山祭天,當年百川沸騰、山冢崩摧、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救下無數人的性命。

聖人的眸光一冷:“那是她一人的功勞嗎?若非方愛卿,朕才是早就死了!”

當時情形,口口相傳,川流沸騰、山石蹦摧,高谷跌為陵,那散亂的巨石猶如敵軍來襲,只見一人紅衣斐然,持劍而飛,穿梭於亂石之中,身影翩然,將所有亂石擊飛,故而為“紅衣敵百氣吞山河”。這也是方韞成名的事件之一。

懿德皇后冷笑:“陛下如此偏寵那方韞,又何嘗沒有傷了其他臣子的心?聖姑當年救了妾身,妾身報答救命恩人,雖是滿足私心,卻也為家國著想,如此有何不可!若陛下不應,妾身便當場一頭撞死,反正早該死了的……”惺惺作態地哭了起來。

聖人厭煩不已地蹙眉,只是擺擺手,卻拗不過她的哭纏,只好暫且應了此事。朱嶸忙將母后扶起身,兩人道了謝便離開了。

兩道身影消失,聖人顯露怒意和不滿,他緊握雙拳猛錘桌面,卻掀動胸口的異痛,劇烈地咳嗽起來。一旁的榮公公連忙上前,拍背緩解道:“陛下千萬不可動怒。”

“朕只怕,朕的時間不多了,可朕……心悔矣。”聖人抬起垂落的眉眼,朝宮中某個方向看去,那眼眸太過哀愁,又太過憂思,窅然於天,可唯一的念想卻棄不得、離不得,可嘆囿於局勢,無可奈何。

“陛下,當初您也是被矇蔽,才錯怪了虞貴妃,害得她和明正太子……陛下不可再憂思過慮,千萬要保重龍體啊。”榮公公懂他所想,心疼萬分,千言萬語不必宣之於口,只是緊緊地握住了聖人的手。

聖人急急咳嗽了幾聲,忽聞:“那件事,查得如何了?”

“派出去的人尚沒有回覆,陛下不要著急。”榮公公卻暗想:聖人怕是太過思念虞貴妃和明正太子,才會把方大人錯認成明正殿下,哪怕是眉宇有些許相似,可殿下……當初就死了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