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章 斬封高,催哥舒,潼關失守

【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才相信安祿山確實率兵造反,召來宰相楊國忠商議應變之策。唐玄宗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

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陽。

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

退守潼關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為唐玄宗聽了監軍邊令誠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不出潼關”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

“這不就是和那驢宗一路貨色麼,不懂還偏要指手畫腳。”劉徹不屑的說,戰場之事不交給前線大將,自己在後方倒是指揮的起勁。

“混賬,蠢貨,臨陣殺將,難道不知道潼關是什麼地方嗎!”李世民看到這裡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

四鎮咽喉,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守住潼關,任憑那安祿山有通天之能,也打不到長安。

“我李唐怎麼會出你這種蠢人。”氣的李世民來回踱步,周圍能扔的東西都扔了,差點砸到朝臣。

“兄長,我二人該當如何?聖人若是真……”封常清憂慮地望著高仙芝,萬一日後還落得那般下場。

“二郎,事情尚未發生,還莫要揣測聖人心意,我們終究是李家的臣子,君要臣死。”高仙芝安撫道。

他也知道封二之心,換誰得知日後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被宦官誣告,被天子處斬心裡都會有不忿。

更何況他們手握兵將,鎮守一方,自然心裡的不忿也能化為實質。

“邊令誠!欺上瞞下,誣陷忠將,你該死!”有一個歸一個,只要是能給李隆基背鍋的,他都處置了完事。

【之後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哥舒翰進駐潼關後,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

與此同時,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將史思明,打了幾個大勝仗,進展十分順利,因此他們二人認為潼關只宜堅守,不可輕出,二人主張引朔方軍北取范陽,覆叛軍巢穴,促使叛軍內部潰散。

但是,宰相楊國忠卻懷疑哥舒翰意在謀己,便對唐玄宗說,哥舒翰按兵不動,會坐失良機。玄宗輕信讒言,對郭、李良謀置之不理,便連續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戰。

天寶十五年六月三日 皇帝派遣宦官七入潼關,催促哥舒翰出兵,最後一次時,宦官還帶去了斬殺封高二將的陌刀手。

哥舒翰被逼無奈,撫膺慟哭。】

“元帥,如今兵權在您的手中,而楊國忠慫恿聖人催促您出兵,顯然是想要害您,不如與朔方軍合謀,扣押中使,待攻取范陽後,與朔方兵合圍,等平息了戰事,再向聖人請罪。”部將說道。

“那個時候,聖人會如何處置我呢?”哥舒翰問道,“就算聖人能夠寬宥,那麼楊國忠呢,他可會放過我?聖人派陌刀手前來,便是怕我不出兵,我若扣留中使,必會覺得我有反心,橫豎都是死,不如出兵,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可是叛軍的主力與精銳都在陝郡,派出去的援兵,不過是收攏了各地的團練兵而已,此刻出兵,正中叛軍下懷,必是九死一生。”部將說道。

哥舒翰拉住部將的手,認真道:“若我兵敗了,長安一定守不住,時也命也。”

“這都是命啊。”

“將軍,不是命!將軍,你快看,我們還有機會。”部將王思禮欣喜若狂。

天幕今天正好開始講李隆基,這讓王思禮覺得希望來了,拜託姜姑娘一定要說到他們,罵醒皇帝。

果不其然,當講到哥舒翰據守潼關之時,一行人早已經沒有了頹然死氣。

“哈哈哈哈,時也命也,我哥舒翰終有一線生機,傳令各部,死守潼關,堅決不出,等郭、李將軍合圍!”哥舒翰仰天大笑。

他就不信,到如今地步,聖人還要讓他出關。他就不信後世之人不知道潼關之險要。

【哥舒翰出關迎戰,崔乾佑潛鋒蓄銳,誘唐軍棄險出戰;會戰時,又偃旗欲遁,誘唐軍進入伏擊區,因而取得大勝。唐軍將近20萬軍隊,逃回潼關的只有8000餘人。

哥舒翰撤到關西驛,張貼榜文招攬失散的兵卒,想要繼續把守潼關。吐蕃將領火拔歸仁帶著一百餘騎兵包圍驛站,請哥舒翰投降安祿山。

哥舒翰不從,火拔歸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