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開始於唐睿宗李旦時期,初始時以公主身份參與遊戲,皇威固定為0,不可以使用策卡,也不能進行女子科舉。
朝臣分為三個派系,分別是李隆基派、太平公主派、中立派;
女性大臣自動加入公主派,太平公主影響力超過李隆基加中立派的總和,公主登基,反之遊戲結束。
登基之後所有負面效果消失,可組建陌刀兵,國庫+500w,農業與商業提升,軍隊能力提升,可立公主為皇太女。】
“這公主登基還是古往今來頭一遭,也不知道好登嗎。”漢文帝之女劉嫖對此很感興趣,當然也只侷限於感興趣,她還是清楚自己的斤兩的。
隋朝末年,就連李淵都時不時的盯著李三娘子看,他這個女兒可是真有兵的。
至於宋朝公主,她們肯定是沒有登基的想法的,要是能像太平公主那樣活的稍微肆意一點也就好了。
一朝嫁錯,這一輩子都脫離不了那個苦海。
福康公主鬧過無數次,甚至夜闖皇宮,只為求父皇能夠讓她和離歸家,可父皇根本不在乎她,這一切都是為了臉面而已。
還有司馬光那個老匹夫,不去操心他的家國天下事,揪著她一個公主天天彈劾阻止她和離。
想到此處忍不住哭泣了起來,她不想在這裡了,誰能來救救她。
“李顯和李旦這兄弟倆,爹媽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兒子侄子也是皇帝,再加上他們本身,一家子出了六位皇帝,在這方面含金量也是挺高。”姜瑜調侃道。
李世民驚愕站起身來,短短兩代有這麼多人上位,那江山社稷豈不是動盪不安,大唐是亡在了這裡嗎?
同樣驚訝也有他的兒子李治,這讓他怎麼理智,皇位的誘惑力有這麼大嗎。
劉邦:“這可是真的亂。這是正經王朝嗎?”
除了那些亂世,劉邦還真的不能理解,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皇位繼承亂成這樣,尤其還是那所謂的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後代。
哦,李世民也是用手段上位的,劉邦想到這裡就理解了,可能是他們老李家的傳統也說不準。
趙匡胤想了想唐朝的玄武門制度,倒也是合理,這唐朝帝王都得經歷大大小小的政變才能坐上那個皇位。
“當初武姐廢了李顯登上了皇位,後來又因政變還位李唐,李顯再次登基。沒兩年就暴斃了,李重茂登基,史稱殤帝。傳聞是他的皇后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李顯,具體什麼情況咱也不知道。”
這個姜瑜就有話說了,“韋后也想效仿咱們武姐攝政登基,也不想想她是武姐嗎,那李顯是李治嗎。”
九五夫妻可都是聰明人,政治手段絕對強硬,不受任何掣肘的。
“還有那個安樂公主李裹兒,人家就是想當皇太女,就是覬覦皇位,向李顯請求立她為皇太女,李顯雖然寵她,但這方面還是能拎清的,沒有答應。”
武則天冷哼了一聲,世人以為她的皇位是那麼好來的嗎,這韋氏空有野心,其蠢如豬。
唐中宗李顯不可置信地看著他的妻子和女兒,“你們……為了權利想要置朕於死地。”
一時之間被情緒衝昏了頭腦,等到冷靜下來也覺得不可能,畢竟權利都是他給的,沒有理由去殺他。
他的暴斃是一場意外嗎?會不是是他的弟弟或者是李隆基按耐不住了?
“阿耶,那肯定是謠言,您最疼女兒了,我怎麼會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李裹兒向李顯撒嬌,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她再壞也不能對親爹出手。
姜瑜繼續道:“李顯死後韋氏攝政,將朝堂搞的烏煙瘴氣,太平公主聯合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氏一黨,李旦再次登基。遊戲背景就發生在這之後。”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個李顯和李旦各當了兩回皇帝?”扶蘇也有點懷疑人生了,按說當皇帝以後應該摁死另一家,這李家倒是有點特殊。
嬴政點點頭,“那位女皇隨手廢立,這皇位也輪不到二兄弟做主。”
【按照正常歷史走向就是,李隆基和太平發動唐隆政變,婉兒自然是站在太平這一邊的,卻被李隆基趁政變期間殺害,三年後太平發動政變失敗,李旦退位,李隆基稱帝,太平被賜死。】
“他敢!”
李治是真心疼愛太平的,哪怕聽到她日後發動政變都無動於衷,卻看到太平被賜死時動了怒。
想起那兩個兒子頭又疼了,那兩個廢兒子是一點不成器,跟倆傀儡似的,說死就死,說上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