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也罷,不平則鳴。當不平長久積壓,除非他們已無力地消散凋零,否則終究會是待時而動、一觸即發的火山。
兩百多年的慣性下!黃有龍、陳可忠、麻漠、葉深等人,全都明白漢夷心防有多嚴重!葉赫殘部們就更是忐忑不安。
他們對明朝其他地方壓根不抱希望!只對曾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皮島,才有著謹慎的嚮往。
現在倒好,王九啥也沒做,只帶著兩位新婦其樂融融、公開地到處忙碌一天,就似啥都解決了。
無人打擾他們,都知道現在的時間很緊張!特立獨行的皮島,大家都得為其建設與發展盡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連葉赫也主動找大管家葉深,索取安排給他們的可以忙碌的事。
兩位貝勒爺是聰明人。皮島自王九以下,全都有條不紊地人人忙碌。沒人會主動安排…作為貴客的他們做事!但若想長久平等相處下去,那就得主動地同樣忙碌起來。
……
一片和諧共生之象的皮島,卻也很快出現爭執。
傍晚,金臺吉與布揚古這兩位大舅哥,覷個空檔找到瞎忙的王九,提醒這位英勇而年輕的妹夫。
現在最重要的事,是怎樣向大明朝堂傳好戰報!而非在匠作坊與學堂、工地瞎忙。
王九笑著接受這兩個親戚的善意,但不接受他們的觀點。
戰報,他早就交給陳可忠與葉深了!要求簡單而繁雜:
如實統計彙報!重點是每位作出貢獻的將士,都應附上他們的姓名與詳細事蹟。
尤其是戰死的英雄,他們的功勳事蹟可以是集體行為,但烈士名單及家眷姓名籍貫,必須力爭詳細。
目的也很明確:朝廷與皮島可能暫時都做不到…對這些人重賞厚恤。但英雄不該無名,需要眾聞廣知,最好是能周知天下。
陳可忠很感動卻很擔憂,葉深對此很抗拒,但王九對此很堅決、很強勢:是命令!不是商量。
現在這兩位貴客與親戚?王九就估計是葉深那小子請來的說客。
不說戰報,王九先關心兩位貝勒爺,對葉深那小子的安排是否滿意,有不周之處還請一定提出。
然後,王九就拉著兩位大舅哥,從學堂直接回他那“官廳”。
兩位貴女也很聰慧。
眾人落坐,她倆分別對客位的別家哥哥恭敬端茶!再默默地站到王九身後。這是大家都舒服的分寸。
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金臺吉與布揚古也不廢話,直接將他倆聯名遞呈大明的戰報拿出,讓王九先看看。
戰報一看就是舉人葉深的手筆!兩位貝勒爺雖也讀漢書講漢話,但應該不至如此圓融。
簡直蕩氣迴腸!
……是役,在王九運籌帷幄的精心策劃下,在其部屬依其錦囊…對我族的指導下,我族但憑一份忠勤,先日夜苦挖地道。
建奴果然愚頑!料我族就為打通東西兩城,另對其嚴整佈防之大營,亦有狂妄之信,故滿營高臥。
不意我族自地道中深夜殺出,直襲大營。黑夜中斬敵如殺雞!建奴滿營混亂,王九奇謀競功。
然而,建奴素來兇頑,且有六萬之眾。雖突遭我族斬殺萬餘,卻也激起餘部之兇殘!漸漸成建制抵抗,再反攻,我族反而兇險起來。
我萬餘部眾按錦囊且戰且退,遭建奴四萬餘眾圍攻越咬越兇。
眼見建奴就要合圍,我族面臨全軍覆沒危機之時,早依計已潛行至附近、埋伏好之王九部將陳可忠、麻漠、馬媛,突率近兩千部眾,自建奴之側背猛攻而至。
就見該部,其將個個萬夫莫當,其士人人奮勇爭先!砍建奴頭顱如切瓜,劈建奴身驅如切菜!其勇猛無敵堪稱當世之雄。
建奴莫不膽寒!當者莫不四散,八旗之嚴整陣形亦就此潰散。
欲鼓剩勇蕩窮寇,不遺餘力滅建州!我族趁此裡應外合,合力追殲建奴,衝殺往返、鏖戰達旦、數次沖垮其緊急結陣,令建奴鬼哭狼嚎、屍橫遍野,眼見其覆滅就在眼前。
建奴餘數未盡。
建奴之黃臺吉,恰率兩旗緊急督糧行至左近,聞得葉赫城下戰況,兩旗兵馬自我方後背掩殺而至。
可憐我族與王九部將士,連戰通宵、已是強弩之末。突遭後背猛攻,我方腹背受敵險象環生。
憑忠勇無畏,得且戰且退回城……
……
實在是暢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