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似未曾動過!
但槍尖有血滴下。
全場落針可聞!死一般的沉寂中,王九卻在準備離開。沒有和誰說任何話的慾望,只有疲憊與蕭瑟!是的,看上去既疲憊又蕭瑟。
宋裕本率先攔住他:“王九!你知不知道你幹了什麼?”
王九沒說話,但因憤怒而失望的眼神毫不掩飾!凝視中,失望變成了落寞!垂頭繞道而行。
陸指揮使大喝:“王九!身為朝廷武官,竟敢在眾目睽睽下當街行兇!還有沒有王法?站住!”
王九沒有回答,孫盛行卻替他在回答:“陸指揮!你們兵馬司素來血口噴人?王將軍何曾行兇!”
“兇手刺殺,三人卻知情不報!當然可視為同犯。王九死裡逃生!還不該殺三個敗類為民除害?”
王九一臉漠然!沒有搭理任何人的慾望,心中卻在讚歎:還得是東林黨,自己還沒想出的藉口,他硬是反應奇快地正義凜然。
而宋裕本卻在對陸指揮使擺手。此時攔住他,誤會只會越來越深!而且,攔住他又能怎樣?抓起來,還是關起來,或是殺了?
剛好杏貞阿巴亥此時也出來了。王九上前匯合,率先默默上馬,王九都似乎失望透頂,其他人自然也垂頭喪氣!全無之前的意氣風發。
孫盛行很熱情:“王將軍走好!大婚之日,老夫定來討杯喜酒。”
王九看都沒看,默默朝老孫拱拱手!繼續緩緩策馬。
宋裕本終於忍不住:“王九!你錯了!事情不是你想的樣子。”
王九沒理睬!
又是孫盛行:“王九乃馳騁疆場的將軍!最恨蠅營狗苟的算計。他是熱血男兒,卻非天真孩童。”
這話聽著舒爽!
王九繃著臉一言不發,馬背上的他略顯耷拉而佝僂!留給數千群眾…一個漸漸遠去的蕭瑟背影。
現場還在吵架!
而人群在憤慨、在嘆息、在漸漸消散。一個名詞也開始在京都流傳:天何薄我?天何薄我!
名詞背後是一個人,他是當之無愧的忠勇驍將!他對普通人如鄰家男孩,對敵人果決如閃電迅雷。
也有很多人還在現場,他們執著於看兩夥人吵出的結果,也在看事件最後的交代。這些人都有個良好願望:別讓“天何獨薄我”成真。
但他們註定會失望。
禮部的人暗道好險!差點就被北黨算計:他們刁難、拖延王九在先;刺殺就在禮部附近發生!還很可恥地發生在循禮書局門前……
王九但凡腦子笨點,但凡沒看出陸指揮使認得、且震驚於是那兩名兇手的神色!禮部這鍋背定了。
那他定會配合北黨,而非果斷對三名俘虜滅口;若三名俘虜若不死?汪文德基本完了!而汪氏?他們幾兄弟是東林在京的經費來源。
狗日的北黨好陰毒!
北黨卻很後悔……
他們自始至終在跟著王九,從聽說王九今天要去禮部時起,他們就有暗探跟上了。
後來大力向人群介紹王九的,就有他們的人!起勁讓王九說書的,更是他們的人。
就一個目的,圍觀群眾越多越好,搞得場面越大越好!王九去禮部辦事,怎可能不會熱鬧?
果然!不但有熱鬧看,還有高潮。南邊竟忍不住在禮部旁邊動手?這尼瑪太刺激了!大難不死的王九若不果斷反擊?哪還能是王九!
王九的反擊果然很犀利!也到底是百戰餘生的當世猛將。
他一瞬不停,依據暗矢來路,近乎本能地捕捉到刺客方位!然後,以常人不可思議的速度,與超凡脫俗的戰陣武藝!將刺客或殺或擒。
至此,他與禮部之間的爭鬥,王九已牢牢佔據主動。
而循禮書局的東家汪文德,與禮部的堂官,卻還在傻逼樣!按對付其他武將的老套路,想著以勢壓人,卻根本不知勢在王九。
活該他們自取其辱!
王九毫不留情!相繼將汪文德、遲朱時兩個傻逼羞辱、摩擦。
卻並非為了爽快!他在逼出禮部事實上的老大,與東林的真正核心之一,署理尚書的侍郎孫盛行。
孫盛行不得不出來。
但是,沒得到真實情報的孫盛行!一出來就丟了大人。
這尼瑪更精彩了……
但孫盛行畢竟老奸巨滑!很快明白狀況的他,立刻先學起了烏龜!在準備找藉口轉換態度?
這怎麼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