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
王九不能再縞素了,因為今天是新皇正式登基的日子。
頭首聖旨先皇遺詔。
生前很摳的萬曆死後格外大方。往遼東發兩百萬軍餉;往各邊鎮補發一百萬兩;補發官員們欠餉、補發欠各部辦公費又是一百萬;另有各地賑災欠款一百萬兩,也一併補發。
皇上聖明!
王九估計從朝堂到地方,此刻全都只有這個聲音。
大手筆!
戶部一年入庫可支配銀子,也就三四百萬。從邊關到各地都是要錢的手,還有龐大官僚系統要吃要喝要俸祿!哪夠?
現在好。萬曆臨死從內庫拿出…比戶部年入庫還多的錢!你好我好大家好,除了衣衫襤褸的百姓。
第二道聖旨更好。
新皇新氣象!上位頭件事、頭道詔書,就是免除各地礦稅。王九估計如此德政,連後世史書都會大加誇頌!實在是仁德得很。
第三道聖旨最好。
萬曆皇帝由於怠政!各部、各地逐年出現很多的官員空缺。臣子們都為此上書無數,推薦的官員也無數!可怠政的皇帝硬是看不見。
雖然不會影響政務,更不可能產生事務停擺。
但此風實在惡劣!
以前班都不必上的大量官員,以前上班,最多就磨嘴皮吵架的官員!在萬曆朝中後期,竟然也要做點事!簡直是侮辱斯文……
尤其是大量舉人、進士,以及回家守制後等起復,更有辭官抬價等起復的官員,翹首以盼吶!
新皇仁德!
大手一揮!補、往滿裡補、使勁地往多里補。
東南士子最受鼓舞。因為聖旨還沒下,他們就看到不少東林君子早已動身赴京:賀聖天子登基。
舉個例子:內閣前幾年只有浙黨方從哲一個閣老!兢兢業業在東林與北黨間平衡著、維持住。
這次新皇登基頭天,就補召八位賦閒的大臣!前來入閣吵架搗漿糊。未來九龍治水裡,就包括著名的東林大佬葉向高。
東林書院、東南學士,今天定在彈冠相慶:眾正返朝。
最後有道聖旨給王九,據說語氣很嚴厲!不過還沒到。
王九很理解,自七月初八下旨令他出任山東總兵,這都快一個月。妖匪不但沒滅,還滿山東亂竄。好像沒去過的地方都要走遍!沒殺夠的官吏都不準遺漏似的……
這還得了!
也就是沒有將軍願來山東,也沒哪個文臣真不怕死!否則,肯定會派個欽差持尚方劍前來,將他王九的頭砍掉!以謝天下。
王九搖頭嘆息!
難怪東林黨硬是進行了二十年“國本之爭”!又拼命保護快二十年太子!這投資值得。
這不,人家才剛登基!就又是大發錢,方便大家發財;又是不收稅,使開得起礦、走得起大商的窮人!個個歡天喜地;又是大給官,使垃圾與禍害!不對,是君子賢臣都能據朝;又是下旨打擊政敵。
政治是這麼個玩意。
歷史由這夥人書寫。
王九這才回想起前世的英明。那時候上學,只教你背某年某月,發生了某件事。
至於前因後果?他沒法說清那一團亂麻!你也無需按他的表述去理解。
這也算人民史觀吧?
又想起東路軍時,那兩個一脈相承的漢奸:陳詩海、塗木釣。
……
王九一臉悲傷!
京城他是回不去了!
娘、幼弟、妻妾,還有南京的黎相君!會不會被他害死?
可是王九沒法回頭!現在投降都已經毫無意義,唯有打得更狠、殺得更絕、蕩得更徹底!唯有更強硬、更堅決,她們才有安全。
初二下午,邸報與聖旨先後到達,此時王九才到青州。
聖旨將他王九罵了個狗血淋頭!就差明著說他才是妖匪。要求他五日內肅清蓮妖、將功贖罪。
王九很虔誠拜領聖旨,讓人回了封誠懇的請罪折,祈求朝廷另派大將來山東平妖。
當然,也附上歷屆山東官吏,所發展、培養、掩護蓮妖,使其壯大,並最終造反的大量證據之抄錄件。隨摺子一道送往京城。
王九要做就做絕!
這些抄錄件,已先行一步發往南北直隸、河南、山西、宣大、川陝、湖廣,周知天下。
讓南邊貴人豢養的東林,也知道下替人培養恐怖分子的下場。更讓其明白!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