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時,發現當地士兵紀律渙散,戰鬥力低下。為提高士兵戰鬥力,戚繼光決定進行次大規模軍事演習。
演習當天,突然下起大雨!士兵們都以為演習會取消,紛紛回營帳避雨。然而,戚繼光卻下令繼續演習,並親率士兵在雨中進行操練。
士兵們看到戚繼光以身作則、深受感動!自覺投入到演習中。
而戚繼光親率士兵們,在雨中進行各種戰術演練。雨中奔跑、跳躍、刺殺的戰術,及佇列軍陣!竟練了整整三個時辰,直至完成所有課目。
事後,雖病倒、病死一些士卒,戚繼光自己也大病一場!但蘄鎮的軍紀軍令從此煥然一新。
,!
戚帥事後曾對部將言:何謂強軍?軍紀軍令方為根本。
軍紀所束、絕不容情!縱有天大理由、落淚情由?法無例外。
軍令所達,如山不移!縱然違令收益再大,遵令之損失再重?亦非違令理由!務必照罰照斬不誤。
王九一開始,對戚帥的軍紀觀點很認同,但對其軍令不敢苟同。
既然違令收益很大,遵令的損失也很大!幹嘛不能變通?
契雪告訴王九,戚帥部將也問過同樣問題,戚帥的回覆很簡單:著眼一時,部將對;著眼長遠,部將錯得離譜。
王九後來一想也就悟了:有堅定信念之人少終究太少!人性,本質上都有些偷奸耍滑。口子一開?理由、藉口總會比辦法多得多……
舉個極端的例子:兩支數萬大軍對陣!雙方總有炮灰部隊。那麼問題來了:誰願意當炮灰部隊?
所以,何謂天下強軍?就是把軍令軍紀融入骨髓深處的部隊!怎樣將其融入一支隊伍的骨髓深處?
王九沒其他辦法,可能戚繼光也沒有。唯有自始至終!不容任何例外!不因任何理由開口子。
這也是上次麻漠…被結實打五十軍棍!而他甘心受罰的真正原因。
當日他接到九軍令是:相機接應、救出東陽堡餘部,從西邊山林回國。一條很明確的軍令!但麻漠卻擅自違令了。
他率部急行軍潛到葉赫城下。打出了不錯戰績!更對整個戰局的順利脫圍,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因為他那五百人裡有兩百突騎。
但這不是違令理由!
之所以麻漠剛回來時,王九沒處罰他?是因葉赫部一來就反覆說情!若急於處罰麻漠?會讓葉赫部生出其他想法。
但後來找其他藉口,狠打麻漠五十軍棍!皮島將士都會知道真正原因,警戒目的也自然達到。
這次的情況很類似。
皮島護衛艦隊接到的軍令是:不受任何干擾!不惜一切將所有船隻安全、順利護送回皮島。
而皮島的護衛艦最後離港,與登萊水師最先進港的戰艦,前後錯開的時間不足一個時辰。
王九部確實不熟悉水戰,但陸戰中好的方面也一直在保持:
每次出航,艦隊都設有前哨、後衛、側護。因此,航行中就不會有突然遇襲、全軍覆沒之危。
這便出現一個必然的結果:登萊水師大規模進港!皮島護衛艦隊不可能無絲毫察覺。
因為護衛艦隊的前哨,與登萊水師的前隊,錯開的間歇不足半小時。如今的海船其實都極慢!半小時的航程也就十來裡。
睛空下、大海船、離水近二十米的桅杆、精挑細選的瞭望手!二十里外的黑點能分析出個大概。
這便是王九一直在希翼的原因!多希望他們能違令回救自己,多希望有電話,或者電報也行!
甚至都在暗罵自己!幹嘛把軍令搞得如此死板、嚴苛……
當他們回來真救下他?王九想法卻已變成軍令如山、違令當斬!卻又無法真斬,因為若是整支艦隊的集體行為呢?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