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章 血稠渾河

七萬螻蟻!

一代驍將!

終究都塵歸塵土歸土,即使是深處其中、洞明內情的王九,也連替他們悲傷的時間都無!他自己及所部,也正走向一條不歸路。

淡定從容、智珠在握,應為一軍主帥的標配!因為臨戰的將士,其實內心都很敏感、脆弱。畢竟,前途就是血流成河;畢竟,很快會輪到他們去真刀真槍對砍。

真不是嘴巴快活!

王九平靜的面容下,還是有些疑惑:後人會如何看瀋陽城破?

其實答案就擺在那!王九的疑惑只是緣於不甘,因為今天他也可能會戰死,對賀世賢的評價,或許就是對他王九的蓋棺定論。

往來不絕的信使,傳回的情況表明:瀋陽城破原因有四。

一、賀世賢太魯莽、太愚蠢!

那麼嚴密的城防,老奴一輩子也打不下的瀋陽!他個蠢貨,身為主將卻非要出城逞英雄。

二、城內之前的降軍太可惡!裡面竟有很多奸細。結果就突然開啟四門之一的東門!從容開門、放吊橋,讓建奴奔馬而入。

三、城內八萬守軍都像綿羊,或者是蠢豬。一個城門對著的街道,即使用人命堵,推磚石倒牆,最快用火燒房,能頃刻間進來幾個建奴?八萬守軍啊!趕不出去……

四、老奴太英明。

這點不多說!反正他贏了,怎麼英明都不為過……

騙小孩的把戲!

騙小孩的把戲,竟能成為軍情通報,或許還是後世史料。

八萬守軍王九不關心了!但凡有一萬不想投降、有血性?都能堵得老奴懷疑人生!因為是守城。

老奴的偉光正,王九也不想說了,沒勁。反正都打過兩場!反正李成梁面前的孫子,反正連基本知兵的熊廷弼面前,動都不敢動。

王九就是對城內的奸細,以及賀世賢的屈死!總歸意難平。

豬都知道降丁會有奸細!之前撫順、清河、鐵嶺,內奸就曾開城!而開原除奸…邸報廣聞。

招納降夷卻是遼東經略旨意!他認為“職甫經略遼撫,日夜思制夷之方,無如招降為最”。

他招納五千餘降丁,令賀世賢、尤世功、李秉誠、侯世祿、朱萬良、姜弼六將,每人統千餘人。

瀋陽之戰,李秉誠、侯世祿、朱萬良、姜弼四將並沒駐紮城內。按比例計算,賀世賢、尤世功所領的降丁也就兩三千人。

算最簡單的賬吧。

首先,我們不搞陰謀論,就肯定新經略是頭豬!近二十萬遼東官軍不夠,硬需要再招五千多降軍。

其次,城內這八萬守軍,該不該把降丁分攤一下?

不能說經略是豬!滿城文武都是豬吧?二三千降丁即使全是奸細!攤在八萬人中,能飄出多大浪花?

一旦分攤開,他們有啥本事能在光天化日下!從容開啟四門之一的厚重城門!再從容放下吊橋?

除非一城盡豬。

最後,八萬守軍如何分配?每個城門附近,至少得分配五千以上吧?即使兩三千降丁,被人為集中在東門了!他能從容開門放吊橋?

另外兩三千守軍全瞎了、死了!

這賬算得憋氣!因為東林君子想把天下人當白痴。

這賬算得也很無聊!因為太多太多人就願意當白痴……

但賀世賢憋屈啊!

應該是死不瞑目。

因為從今往後,世世代代的白痴都會義正辭嚴罵他!

罵他腦子裡有屎:太愚蠢了!那麼嚴密的城防,你出城去逞啥英雄?逞英雄還不算,你個傻逼追出去那麼遠幹鳥!

上當了吧?

傻逼了吧?

王九真的很想大聲告訴,告訴那幫罵賀將軍的聰明人!告訴他們一個無情事實:

賀將軍出身貧寒!

等級森嚴、世襲如林、派系錯綜的大明軍中,他從小兵一步步殺上總兵。王九願送聰明人滔天武藝!倒看將總兵罵為白痴的他們,聰明才智夠不夠爬得上?

唯願天日昭昭!

……

瀋陽陷落!經略府的應對看似合理,都怪瀋陽陷落太快。

遼東經略袁應泰初九聞訊。他當日就下令四川總兵童仲揆、浙江總兵陳策領兵急赴瀋陽增援。

兩地相距一百五十多里,怎麼說那也能來得及!

奉集堡有策應瀋陽之責!總兵李秉誠聽說瀋陽被圍,也帶領上萬人馬趕赴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