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要加價?
這雖然令王九憤怒!但來自後世的他,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首先,所有心懷鬼胎養打手的陰謀,其實都很難掌控!養狗養成惡狼…並最終反噬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著名的九要要;
比如國中哈士奇;
比如山東妖亂……
四條腿的狗?那是經過了幾千年馴化,關鍵還腦子不夠靈;
兩條腿的狗?馴化時間不夠長,且其智商不比主人差多少。
其次,渾河一戰!建奴也確實損失蠻大,幾乎已傷筋動骨。所以,它確實有要求加價的理由。
貴人們愛的是錢,賺的也是大錢,當然不可能直接給建奴錢!老奴也不會問他們要錢。
所謂加價,其實要的是大明的地盤。瀋陽之外,老奴最想要的地盤是哪?遼陽……
這也是王九不撤往遼陽的原因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建奴已得瀋陽,若再讓他佔了遼陽?則遼河以東大小七十城堡,必將或降或逃!大勢下,誰也指望不上。除非再出個像他王九那麼倔強,還那麼能打,且很有錢的人……
這幾乎不可能!
這就是王九的憤怒。大片的國土、無數的百姓…淪陷、蹂躪!以及前後以十萬計的將士們熱血白流!遼東的貪官汙吏皆可殺!朝廷大員皆可殺!東林君子尤其可殺……
但是,已有心理準備的王九,卻幾乎已經看開:若不揪出這一切背後的貴人!若不剷除造成這一切的土壤!殺?殺得過來嗎!
於是,他跑來了廣寧;於是,他要大操大辦喜事;於是,這個喜事還得適當延期——坐等遼陽陷落。
否則,他現在能做什麼?經略府一聲令下、或朝廷的旨意一下!他就再帶著兩千多殘兵敗將趕去遼陽?毫無意義的白白送死?
至於王化貞?
這孫子聰明,他救了他自己一命!
跟銀票無關——那還不如直接抄家;跟他的態度也無關——這本來就是幫向強權低頭的貨!萬世降表就是這類人永遠的品質。
這孫子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早已明白王九想幹嘛。於是,他向王九證明了他的價值。
王化貞不單是廣寧巡撫。身為內閣首輔的得意門生!就連蘭星公子這類貴人,也多少會給他點面子。連建奴要加價的隱秘事,他們也在隱晦地知會王化貞……
這種事,王九肯定感興趣!且希望能持續得到資訊。
……
謀劃王化貞的事放下了!遼陽會失陷的事,王九早有思想準備,卻無能為力。
但有一件事卡在王九心中兩三年,至今都不知該如何處理。
以前,雙方都在裝糊塗,都小心翼翼不戳破。但現在,王九卻不能再裝糊塗了!因為事關他三個可託性命的、最好的兄弟。
契雪、紀白、蘄射……
三人是黑戶,也是正宗戚家軍的後人!而這,王九其實早在大前年就已明白。三人其實也猜到了王九已明白,卻至今都沒說破。
事情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那時他們三人還沒出生……
天下強軍非戚家軍莫屬!這支部隊幾乎百戰百勝,在戚繼光率領下,創造了無數輝煌。
但他們的結局……
戰死沙場或許是戰士的最高榮譽,而這些久經戰陣的勇士,最終卻死在自家人的屠刀之下。
此事便是朝野皆知,卻諱莫如深的所謂蘄州兵變。
主流觀點、民間輿論都認為:此事其實是南北兵之爭!是北兵無恥屠殺了南兵。且煞有介事、有理有據,在充分佐證這個觀點。
包括戚家軍後人……
首先,就是當年的軍界雙驕…李成梁與戚繼光不睦。
戚繼光的軍功自不必說,李成梁鎮遼三十年,大明東北方向的確祥和安寧,蒙古與女真都很服貼。
有句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麼兩個背景不同的傑出之人,卻被安排著當了鄰居。一個是長年的遼東王;一個自平倭後,就一直待在蘄鎮當總兵。
心中能沒比較?
朝廷制衡之術下,能不給他倆製造點矛盾?
史載:“然薊門守甚固,敵無由入,盡轉而之遼,故成梁擅戰功。”
戚繼光用兵如神,守衛邊境自然不在話下,薊門被守得是滴水不漏。蒙古人要劫掠?自然得繞著走!於是,李成梁的戰功就多了……
戚繼光胸懷寬廣!但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