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早朝。
文武百官山呼萬歲,李世民滿臉威嚴的衝著旁邊的高湛點點頭。
高湛命明,將早已準備好的聖旨拿了出去。
“諸位臣工,今日早朝其他事情先放一放,朕有幾道旨意要宣佈!”
李世民衝著眾人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古來聖王治世賴有賢臣,周召以降,有晏嬰、百里奚、孫叔敖之屬;漢有蕭何、曹參往續。臣舉則君正,天下治焉。
朕思朝中,憂州縣,若都督府有所不察,則朝中條例無從得悉,乃至民生何若,閉塞於耳也。尤甚者如李孝常等輩可荼毒地方,惑亂朝綱!
關中道,隴右道,河北等諸道,堪承國脈,位尤重焉,朕殊重之。念前武德年所置都督府不合吏治,特擢秘書郎岑文字為中書舍人,會同蜀王李恪提調各都督府一切裁撤釐定之要務,各級官府不得阻攔,當儘快以二十四都督府發揮保境安民之責,以慰朕體萬民安本之心!欽此!”
眾人聽著高湛的話,到也沒有多少驚訝,畢竟出了李孝常的事情,皇上要重新調整天下都督府也是應有之意。
“兒臣遵旨!”
蜀王李恪領旨說道。
“臣,領旨,謝恩!”
新晉中書舍人岑文字,壓抑著內心的喜悅,領旨謝恩說道。
中書舍人是中書省的四品官員,雖然這個品級在長安城不算高,但這個官職的職責位置卻是至關重要,因為擁有這個官職後,便可以議論朝政,可以跟在李世民的身邊。
嗯!
李世民淡淡點點頭,示意高湛繼續。
“自三皇奠基,五帝分倫,聖王治世,皆賴教化,君臣和則社稷安,黎庶和則天下定,戎夷和則八荒寧。
自朕登基以來,法先王之法,蒙上天護佑,君臣其洽,今尚書省右僕射乞骸骨,朕雖不願,卻也不忍奪情。
然,尚書省之重乃國朝柱石,主天下權柄,不可或缺!今有中書行走房玄齡志慮忠純,可堪大用,特擢其為尚書省左僕射,蕭瑀遷尚書省右僕射,
諫議大夫魏徵加領御史臺,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加同門下省平章事,兵部尚書杜如晦加同中書省平章事,京兆尹楚恆遷滑州刺史,武士彠遷利州刺史,顧華陽遷京兆尹。欽此!
隨著又一封聖旨宣讀,眾人的臉色睡覺精彩了起來。
封德彝被罷相了!
雖然聖旨裡說是乞骸骨,可是大家都明白,那不過是個說辭。
原尚書省左僕射蕭瑀,竟然被左遷右僕射了,而房玄齡卻是一躍而上,成為大唐的宰相第一人。
相比之下,而長孫無忌和杜如晦的加封,卻沒有讓人更加重視,雖然權柄又重了一些,但大家都看的出來李世民這樣安排,是為了與高士廉、陳叔達等老臣分權去的。
只是接下來高士廉和陳叔達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原本門下省有個諫議大夫魏徵,他們還能喘口氣,這下來了個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想到現在被罷相的封德彝,高士廉和陳叔達這對冤家第一次心有靈犀的對視了一眼。
狼來了!
“臣領旨謝恩!”
眾人皆是上前領旨,只不過是有的喜,有的憂。
經此一役,大家都看的出來,武德朝老臣的權力又被削減了大部份。
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李世民坐在高處,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
接下來他要開始準備北伐大計,需要排程軍隊,籌備糧草,訓練戰馬等各種大事,自然沒有太多功夫浪費在朝廷的內耗裡面。
這次他削藩以收權,重定都督府以文武分權,罷封德彝而用房玄齡,與李淵合夥賣黃鹽,目的就只有一個,他需要一個穩定的朝廷,保障他的北伐大計能夠順利開展。
……
封德彝府。
早朝還沒有結束,聖旨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看著那鋒芒畢露的聖旨,他認識那是長孫無忌的字。
那日,長孫無忌前來傳口諭,他便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只是他沒有想到,不但他會被罷相,就連蕭瑀這個皇帝的舅舅也被將為了右僕射。
唉!
封德彝嘆了口氣。
“萬紀啊,從今往後這朝堂之上再也沒有我的立足之地了!你跟著蜀王要用心辦事,我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給你謀個好出路!”
“老大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