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吳三桂個人來說,年齡剛屆五十,身體健康,精力仍然充沛,領袖水平無論政治還是軍事皆處巔峰期,遠非十一年後垂垂老矣時可比。綜合一看,帥、將、兵,皆處頂峰。
&esp;&esp;而相反,大清這一邊,正值新老君主交替之際,咱們的康大帝也才八歲,四大臣幫著輔政,雖說朝政穩健,根基牢固,但總比國家歷經戰後九年(從夔東十三家敗亡算起)休養整頓,根基進一步打牢,且康熙已經親政、正值年富力強時差些吧。這樣此消彼長,形勢變化就大了。
&esp;&esp;可是吳三桂哪裡有什麼反叛之心,一心只想舒舒服服做他的親王兼雲貴王呢。
&esp;&esp;問題來了,他想舒舒服服的做一個太平王爺,問題是你願意,別人不幹啊!
&esp;&esp;反過來,你還得經常把心提著點,生怕做錯了什麼。
&esp;&esp;於是,吳三桂與朝廷之間便處在了一個很有趣的相持平衡階段。表面上,君臣和睦,儼如一家,彼此毫無芥蒂;私下裡,又各懷心事,互相猜忌,暗中較著勁。
&esp;&esp;朝廷嚴防吳三桂勢大甚至謀反,威脅大清統治,處心積慮想削弱乃至剪除他;而吳三桂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用盡一切辦法想打消朝廷的疑慮,同時(欲)世代守著雲貴,擔心朝廷不履行諾言,撤其藩地。
&esp;&esp;雙方你來我往,明和睦、暗鬥法,不知有多少回合,一直到韋小寶的橫空出現,徹底的攪亂了。
&esp;&esp;吳應熊,是吳三桂的親子,世子,身份高貴,更別說是吳三桂理想的記載體,韋小寶設計閹了吳應熊,徹底的粉碎了吳三桂最後一絲的夢想。
&esp;&esp;本來大清王朝與吳三桂之間的鬥法一直是不溫不火,但是現在形勢變了。
&esp;&esp;在康熙初期,採取拉與打、放與制相輔相成的穩健之策。一方面,對整個三藩,不僅對吳三桂,百般籠絡,依賴他們鎮守南疆廣袤之地,嚴防大6抗清之火死灰復燃,以及對付海上臺灣鄭氏及叛服無常的少數民族土司。
&esp;&esp;另一方面,時不時用一下殺威棒,敲打敲打他們,尤其對吳三桂,從而逐漸削奪其權力。比如把吳三桂的心腹愛將們調離雲貴,異地任用;對其精心建置的忠勇、義勇兩營來個釜底抽薪;等等。當然,做得肯定會柔和一些,總得讓吳三桂有臺階下吧。
&esp;&esp;這兩招並用,效果十分顯著,朝廷越來越佔據了上風。畢竟位置不一樣,只要你措施不過激,不把三藩特別是吳三桂逼反,後者終歸是臣下,還是隻能被動接招的。
&esp;&esp;吳三桂也極為配合,你不是擔心俺有兵馬嗎,好吧,俺就裁個五千來人給你看看;你不是害怕俺權力過大嗎,好吧,俺就辭去總管雲貴兩省事務。
&esp;&esp;但是韋小寶的驟然出手,立馬改變了整個形勢。
&esp;&esp;康熙矇在鼓裡,在他的算計中,這樣的一步步蠶食,根本不會促使吳三桂反叛,所以他逐漸加大了步伐。
&esp;&esp;在康熙看來,如果就這樣下去,和平的解決三藩,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事情的展哪有他想的那麼好?
&esp;&esp;華山派與南宋金錢幫的進攻,讓康熙感到了一絲危機,但是一件事的成功,讓他昏了頭。
&esp;&esp;在華山派剛剛登陸朝鮮半島的時候,六十九歲的平南王尚可喜提請撤藩歸老,並希望大兒子尚之信襲爵。
&esp;&esp;康熙自然樂不可支,大喜過望,正不知咋辦呢,你卻自動送上門來。這樣吧,也別一個走一個留了,你們父子一齊回老家吧。
&esp;&esp;尚可喜愣了,這可是他沒有想到的事,但他不是吳三桂,赤膽忠心慣了,除了服從也沒其他辦法。唉,那就與極不相能的大兒子一起走吧。
&esp;&esp;說起來,這也是大清王朝做的不厚道,這三藩且不說,在這三藩之前,還有一個定南王孔有德,順治時就已兩次上疏,請求北歸安享餘生了;只是南方抗清鬥爭依然艱鉅,朝廷沒有同意,結果就在最後一次上疏的那年,被李定國敗困於桂林,城破兵敗而亡。
&esp;&esp;而平南王尚可喜,順治時也兩次申請北歸而不得,以後不要說大亂前,就是亂中也堅決不反,對大清一直忠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