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9章 古廟老房屋,木匠蛤蟆坑

這裡的房子,都很古老。老爹跟天良說過,他小時候,就是在這廟上的學裡唸書的,他讀了高小,然後就回家務了農,他那個時候,有好幾個老師教他,其中有一個叫李學富,天良都記得清清的。

只是,現在那一片古老的房子,倒的倒,被扒的被扒,現在僅存的幾個,也都被人給租去,做了生意。天良記得,除了大慶收糧食的倉庫外,後面還有一溜磚頭瓦房,附近有人過來給租過去,好像是開了一個燒水的鉛爐站。

天良之前去過,記得那燒水用的是煤,那些煤都被碾得稀碎,這些人在往那鍋爐下面的燒火鍋灶裡填之前,還都會用水給泡泡,然後這些煤都凝成了塊,填進去之後,先是會冒出一陣白煙,然後這些煤就開始被點燃,越燒越紅,最後都變成了煤渣漏下去。

後來,天良記得那個燒水鍋爐,變成了蒸饅頭的所在,那可是一個大生意,每回加工饅頭,都是用機器加工的,每次都要用幾十袋白麵粉往那機器裡面倒。

然後又往裡面灌水,差不多之後,機器就開動,呼隆呼隆翻騰著攪拌半天。然後從機器別一邊的傳送帶上,送出來大小均勻的很多圓饅頭出來。

然後就由人一個個輕拿輕放給擺到那些很大的蒸籠裡,再一籠一籠地摞起來。下面是一個很大的燒煤的鍋灶,上面一個巨形大鍋,那大鍋大得出奇,比天良家裡的吃飯鍋,不得大出幾十倍都不止。

甚至比後來老爹煮魔芋的鍋還要大上很多。天良有幸也吃過那裡的饅頭,真的很白很香,捏起來很鬆軟,咬嘴裡,還挺有嚼勁,那饅頭個頭還不小,就跟家裡老孃蒸的那些白麵饃一樣的大。只是這些饅頭是圓的,老孃蒸的都是四方的。

反正,天良是過去換過幾回饅頭的,就是用的小麥換的,一斤小麥,換三兩饅頭吧,他也記不得了。而這廟裡的幾間房子那可是轉瞬即逝,那時的路上,是沒有什麼車輛的。

就連騎車子的人也不多,所以,那拖拉機跑開了,跑得那叫一個歡實,轉眼就來了那個叫做塌橋的地方。這裡,常年都有嘩嘩的流水。

也不知道那流水裡來自哪裡,站在那車廂裡,天良都能看到,那斜坡下面的流水,顏色發黑,但河水看著還挺深。現在那拖拉機是一路高歌往東狂奔。

而就在北邊那個空地裡,有一所學校,應該是初中,天良一直都沒有去過,就在那學校的東北角,有一個村子,叫做蛤蟆坑,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這個操蛋名字。

每次有人說起這裡,天良就會遐想出一個很大的水坑,那水坑裡有很多顏色各異,大小不同的蛤蟆來。可是,現在他看到那個莊子,就突然想起來老爹跟他說的一件事。

老爹其實,他的正經主業就是做木活,也就是說,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木匠。聽老爹說,他是拜了一位師傅,學了半年就出師了,然後就在四鄰八鄉開始獨自攬活去當木匠了。

其實天良小時候,家裡的日子還算是可以的,老孃在家裡種地帶孩子,老爹出去做木活,人家管吃管住,還給工錢,這可是太爽了。

不過,老爹的做木活,基本上有人叫,他都會去。那時,還沒有車子吧,他就把那個大錛,穿在一箇中鋸上面,中鋸上掛著各種墨斗,小鋸,斧頭,銼子,鑿子,三角尺等。

然後身上背一個綠帆布的挎包,挎包裡裝著更換用的刨刃,工筆,墨頭線,還有捲尺等。然後就跟著人走了。像老爹年輕時候,也真的是極氣力,這些東西是直接扛在肩上的,一路不離身。

這一次,經由人介紹,就是那個蛤蟆坑來的人,叫老爹去給人家打一個老屋。所謂的老屋就是棺材,老屋是鄉間人的說法。

老爹對於做這樣的活,那可謂是輕車熟路,一個人就直接攬下了這個活。他去的時候,一路上,那過來請他的人,都跟他聊得極好。但是等到了這個塌橋的地方,就見那人剛走到塌橋的正中,馬上就站住了。

那人就跟突然得了失心瘋一樣,慢慢地轉過頭,面朝西方。這塌橋下面的河流很小,但水流得很急,方向是東西向的,水從東往西嘩嘩一直流。

而西邊就是那個挺有名的礓石河,那時的礓石河,流到這裡已經很寬了,方向是南北向的,這河岸東西寬不得有好幾十米啊。只是正面流淌著河水的河面,最多也只有20米吧。

可能是這段河水比較深,天良也沒去看過,反正,這河水裡長了很多綠布兒,也有很多水草,時不時地有巴掌片一樣的鯽魚殼子往外跳。

現在老爹一看,這個人有些魔症,就想拿出墨斗給他來個萬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