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些藥品不止是能及時救治參賽人員。
也能讓他們在接下來的比拼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要知道,可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拿出那麼多藥物的。
前期或許看不出差距,但是到後期差距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試想一下,當別國的參賽選手都帶傷上臺時,他們卻能以最好的狀態迎戰。
可想而知,誰的勝率更大。
五點很快就到了,所有人再次聚到了提前準備的比武場邊。
團戰由各國領導人抽取上場順序,出場順序是1到5。
抽到一的國家要依次安排四組人員上場,其他四國各安排一組與之對戰。
各國替補依情況各自決定是否加入戰鬥。
各國抽取的上場順序是米國-華國-小日國-野狼國-棒子國。
最先出場的是米國隊伍,這對他們很不利。
因為各國替補都還沒有上場,如果他們分散替補選手,很有可能全敗。
當然了,別國也可能為了後面的比賽,保留替補選手。
即便如此他們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不止是米國,華國壓力也不小,準確來說出場順序越靠前,壓力就越大。
米國派出隊伍後最先派出隊伍與之對戰的就是華國,然後是小日國、野狼國、棒子國。
以此類推,等米國四組團戰結束,就是華國出場。
因為和米國已經戰鬥了,所以只剩下三隊參賽選手。
華國派出剩餘隊伍後,由其他三國依次派隊伍與之戰鬥。
米國對華國的防備很高,第一隊派出了戰力相對較強的隊伍。
並且沒有等戰鬥後再加替補,而是直接加了三名替補和隊伍一起上臺。
梁書想直接讓強隊硬打,但是斯墨衍覺得沒必要。
米國還有其他替補沒上,如果硬打的話接下來的三場比賽他們會很被動。
梁書此次參賽選手的隊長,人員分配和戰術安排,都由他說了算。
但是梁書從小就比較信服斯墨衍,所以主打就是一個聽勸。
最後重新調整了隊伍,把原先為了隊伍平衡,安排進去的相對較弱的十人組成了一隊。
梁書給他們的任務是,在不重傷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消耗米國選手。
必要時可以採取以傷換傷的手段,但是要把握好分寸,外傷無所謂,不能傷了內臟。
其他四國的人見華國只上臺十人,而且都是榜上無名的人。
就明白了華國打算放棄這場團戰的積分。
他們本以為十人上臺後就會棄權認輸。
米國臺上的選手,更是在十人還沒走到臺上就豎起了中指。
十三名米國選手都沒把華國的十人放在心上。
華國十人上臺了,他們也是一副懶散的樣子。沒有一點比拼該有認真與專注。
裁判見華國選手上臺後並沒有立即投降退賽,就宣佈了比賽開始。
裁判剛宣佈比賽開始,華國的十人就突然暴起,向米國選手發起了攻擊。
能來參賽的選手,不管實力還是反應能力都不弱,他們很快就作出了反應。
但是到底還是遲了一步,有幾人身上已經掛了彩。
其他四國人見華國並沒有認輸,反而主動發起了攻擊,都有點不明所以。
紛紛想著,華國派出的明明就是最弱的隊伍,為什麼還要戰鬥。就不怕選手受傷嗎?
結果接下來的戰鬥,更是重新整理了他們對華國人的認知。
沒進航海世界前,他們就知道華國人的團結與愛國精神。
原以為進了航海世界會有所改變,可是看臺上十人戰鬥時那悍不畏死的架勢,他們覺得自己可能想錯了。
他們都被華國的十位選手嚇到了。
這分明是敢死隊。明知不敵還要戰鬥。
還是寧死也要撕下敵人一層皮的那種打法。
被嚇到的不止臺下的人,就連臺上米國的13名選手也著實被嚇到了。
他們是想為國爭光,可不代表他們想為國捐軀啊。
因為害怕被華國選手糾纏,所以一時間華國的十人竟然短暫的佔了上風。
米國首領看到這種情況非常氣憤的對著華國這邊說道:“你們這樣打下去,就不怕沒辦法應對下面兩輪比賽嗎?”
梁有棟:“我們敢打就有辦法應對接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