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竹成走出房間,坐在了院子裡的長椅上,旁邊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已經在外邊坐著賞月亮的陳思言。
“我認識李洛很早。因為都是童星,加上年齡相仿,經常會因為同一個角色進行競爭。你知道的,我爸是大導演,相比其他絕大多數演員來說,後臺可硬多了。如果不是因為我不屑於用這種手段,很多角色李洛其實根本沒可能競爭得過我,畢竟我也不差。”
陶竹成和陳思言並排坐下,一起欣賞起月亮。
陳思言沒有說話,只是安靜地聽著。他知道陶竹成出來一定是有話要講。
“我那時候還挺驕傲的,覺得自己演戲就是為了藝術,很純粹,所以不願意摻雜太多商業的東西,廣告、綜藝什麼的更是看都不看。可李洛不一樣,他什麼都接,電視劇、電影、綜藝、廣告……像是生怕自己不紅似的。”陶竹成輕笑了一聲,語氣裡帶著幾分當年未曾掩飾的輕蔑,“我當時還覺得他浮躁,沒耐心沉下心來打磨演技。比起我這種只接高質量電影、專注演技的人,他就像個商人,對待表演的態度讓我看不上。”
陳思言轉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問道:“現在呢?你還是這麼想的?”
陶竹成沉默了一下,視線落在地上的月影裡,過了許久才低聲說:“……沒有。”
“為什麼?”
陶竹成輕輕呼了口氣,靠在長椅上,雙手抱在腦後,看著天空中那輪明亮的圓月:“我後來才發現,他從來都不是單純地想賺錢。他太清楚自己的位置了,也太清楚娛樂圈的遊戲規則了。”
“什麼意思?”
“他是童星出道的,你知道的,這種出道方式對演員來說,既是優勢也是劣勢。”陶竹成低聲道,“年少成名意味著你會被觀眾固化在某個形象裡,一旦長大,就很容易面臨轉型失敗、資源下滑、被市場淘汰的風險。這個圈子太現實了,童星的出路,大多數不是半路消失,就是淪為邊緣角色。真正能一路走下去的,太少太少。”
他頓了一下,語氣帶著些許感慨:“李洛比我更清楚這一點。他當時接綜藝、接廣告、甚至去演電視劇,不是因為他急於撈錢,而是因為他要保持曝光度,讓市場接受他成長後的樣子,不被觀眾遺忘。他很聰明,早就開始鋪自己的路了。”
陳思言微微挑眉,似乎沒想到陶竹成會這樣評價李洛。
“你知道他當時和我競爭的那些角色吧?”陶竹成勾了勾嘴角,語氣複雜,“他比我更努力。他會在開拍前一個月就開始研究劇本,跟導演、編劇溝通角色的理解,甚至去體驗生活。我還記得有一次,我跟他競爭一個少年殺手的角色,他為了準備角色,跑去練了整整三個月的武術,連站姿都練得像模像樣的。我去試鏡的時候,就只是按照臺詞表演了個大概,而他卻像真的從殺手訓練營裡出來的一樣。”
“最後角色是誰的?”陳思言問。
“他拿到了。”陶竹成輕嘆了口氣,帶著幾分無奈的笑意,“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哪怕沒有後臺,他依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贏過我。”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手掌心:“我後來才明白,李洛不是我以為的那種人。他不是單純地想撈快錢,也不是隨便接戲。他一直很有規劃,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他比我更清楚娛樂圈的生存法則,比我更懂得利用資源。”
“所以現在反而會覺得敬佩他嗎?”陳思言終於開口,聲音低低的,帶著夜色的沉靜。
陶竹成輕笑了一聲,“倒也完全沒有。他這樣太累了,我沒有必要拼死拼活到這種程度。我喜歡演戲,所以在想演戲的時候能有戲演就可以,我的訴求很簡單。所以卷不過就躲唄,我一點也不想和這種人互相卷,我倆的粉絲互稱對家,但我一點都不想和他對標。”
陶竹成說到這裡,頓了頓,目光落在地面上,那些斑駁的月影映在地磚上,隨著微風輕輕晃動,像是一場安靜的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有什麼關係呢?人生又不是比誰跑得遠。”他說著,聲音低了下去,帶著一點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感慨。
陳思言輕輕地“嗯”了一聲,嘴角帶著一絲淺淡的笑意,彷彿認同,又彷彿只是隨意應和。
陶竹成偏過頭,看著夜色下的庭院,一時沒再說話。
他的手指輕輕敲著膝蓋,像是下意識的動作,又像是在思索什麼。
風吹過,帶起不遠處樹葉的沙沙聲,空氣裡有淡淡的花香,很輕,卻縈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