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章 陳年老案

從這些天看來,一切風平浪靜,那兩人個所謂的舉報箱據說一直空空如也。

古壺這賤奴!臭小子想跟我烏老爺鬥,嫩著呢,你怪點子多,老夫的奇主意也不少,咱走著瞧瞧!

烏老爺把大管家叫來,如此這般一番吩咐,大管家大拇指一豎:“高!老爺這主意真高,這渾水一攪,看不嗆死這縣令大人才怪。”

……

古壺這幾天都在夜以繼日地認真閱讀從郡守府帶回的卷宗,書房正面牆上,掛著郭章贈送了那幅“懷才抱德”

這些卷宗記錄的,全是官商或平民收到蟬圖受到蟬族威脅,而造成人身傷害的事,時間跨度很朋,最早的一件事發生在八十多年前,最近的一件事發生三年前。

讀完後,古壺感覺自己如同身處茫茫的沙漠之中,辨不請方向,看不見道路,似乎哪兒都可以走,又似乎哪兒都走不通。

前後八十年,一百二十多件大小案件,案發幾乎遍佈坂臺郡所轄的所有縣,尤其以橫頭縣居多,約佔七成。

件件都是命案,小案受害之人為一二人,大案被害之人為全家,多達十幾二十人,受害人的死法千奇百怪。

有被砍殺的,有被毒害的,有死在茅廁裡的,有死在街巷屋簷下的。

有走著走著倒地而亡,事後發現屍體上有針眼兒的。有晚上睡覺時好好的,第二天一早被發現死在床上的;有在食店裡吃飯時,吃著吃著被噎死,事後發現飯食裡有毒針的。

尤為詭異的是,幾乎每件事都與蟬圖蟬族有關,可每件案都只有受害人,而沒有一個施害人,也就是說只有原告,沒有被告,官府的記錄全都是,要麼是查不到足夠證據,要麼是根本就找不到證據。

這一百多件案子還只是告到了官府被立案的案件,實際發生的沒有狀告的不知還有多少,這些有卷可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而就是這些案件,也全都成了沒有結果的懸案,最終交在郡守府封存。

身處沙漠中的無助之感一直籠罩著古壺,弄得寢食難安,他知道罪犯和罪證就在感覺中的那些黃沙之下,但不知道具體在哪一個位置,自己有力無處使。

他第二次再次閱讀這些卷宗,希望在黑暗的摸索中能看到一點希望的亮光。

終於,在這些陳年老案中,有一個案件引起了他的注意,據卷宗所錄,此案發生在橫頭縣的方圓鎮,這個鎮的名稱,古壺之前在瞭解縣情時便知道,可這件發生在方圓鎮的案子卻是看這卷宗才得知。

方圓鎮地處橫頭與相鄰兩縣的交界之處,一鎮通三縣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方圓鎮繁華的商業,鎮上自古商賈眾多,百業繁榮。

十五年前,方圓鎮上有一個叫袁一寶的珠寶商人,鎮上經營珠寶的雖然原來也有三四家,可由於袁家的珠寶成色最後,價格公道,競爭不過袁家,漸漸地就只剩下袁家一家。

袁家在鎮上算不上最富,可也算很富的人家,十五年前的八月初八,是功課一寶五十大壽,袁氏大擺宴席,宴請親朋近鄰。

袁家院內一院人正興高采烈地為袁一寶祝生時,有七八個揹著包袱,操著外地口音的一群乞丐敲著碗來到袁家大院門口要飯,他們說他們是從外地流浪而來,合夥唱了一道祝壽的曲兒,求一頓飽飯吃。

袁一寶命管家在院子一角單獨為乞丐們準備了一桌,上的菜跟其他桌一樣,這群乞丐把包袱放到桌下,謝過主人後便高興地吃喝起來。

乞丐們吃完後,又合唱了一首吉祥小曲兒便道謝離去。

乞丐走後,有人發現他們放桌下的包袱並沒被帶走,便出去叫乞丐回來,誰知出去時,乞丐已經不見了,四處尋找,卻再也不見了乞丐蹤影。

下人把這事稟報了袁一寶,問如何處理乞丐留下的包袱。

袁一寶看了看桌下的七八個包袱,都是黑色的粗布縫製,看起來脹鼓鼓的,裡面顯然裝了東西,於是命下人開啟包袱,看一看再處理。

下人人七手八腳把包袱開啟,袁一寶和其他圍觀的人們全都驚得目瞪口呆了,每個包袱裡都有一條穿著“衣服”的狗。

那些“衣服”當然不像人的衣服,而是照著狗的身體特別縫製的,這些狗只露出四肢和頭尾,衣服的顏色五顏六色各不相同,可相同的是,這些狗全都是睡著的。

袁一寶和其他人正驚訝莫名時,這些穿著衣服的狗忽然全都醒了過來,從包袱裡鑽了出來,有些人看著這些滑稽的狗開始笑起來。

就在人們還沒笑幾聲時,這些狗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