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章 文興新啟,初念相觸

朱由檢放下酒杯,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那目光猶如深邃的幽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慶功宴的喧鬧像是被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開來,他只能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一個關於文化復興的宏大計劃正在心中悄然醞釀。

他要讓大明,不僅兵強馬壯,更要文風鼎盛,傲視寰宇!

次日,崇禎皇帝召集京城文化界人士齊聚乾清宮,商討文化復興大計。

訊息一出,整個京城就像一鍋煮開的水,沸騰起來。

巍峨的宮殿內,氣氛卻異常凝重,那凝重彷彿是一層厚厚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文人墨客們一個個正襟危坐,心思各異。

有人興奮期待,眼睛裡閃爍著熱切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文化復興後的盛景?

有人惶恐不安,身體微微顫抖,手指不自覺地揪著衣角。

還有人漠不關心,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似乎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的味道,那味道刺鼻而又壓抑,彷彿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讓人感到窒息。

“朕欲開啟文化復興,諸位有何高見?”朱由檢開口了,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如同洪鐘大呂在宮殿內迴響,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開口。

打破沉默的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他顫巍巍地起身,破舊的衣衫發出輕微的摩挲聲。

他拱手道:“陛下聖明,老臣以為,我大明文化源遠流長,無需復興,只需……”

“只需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朱由檢語氣冰冷,冰冷得如同寒冬的冰刀,硬生生地打斷了老者的話。

他知道,這些老學究滿腦子都是之乎者也,八股取士那一套,根本無法理解他的想法。

這時,一個身材瘦削,留著兩撇小鬍子的中年男子站了出來,正是孔秀才。

他昂首挺胸,目光堅定,高聲道:“陛下,孔孟之道乃我華夏文明之基石,豈容隨意更改?這所謂的‘文化復興’,實乃離經叛道,禍國殃民之舉!”

孔秀才的聲音擲地有聲,在大殿內迴盪,那聲音撞擊在宮殿的牆壁上,又反彈回來,衝擊著每個人的耳膜。

他的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一些老學究紛紛點頭稱是,看向朱由檢的眼神也充滿了質疑和不滿,那眼神就像冰冷的箭,刺向朱由檢。

朱由檢心中冷笑,果然不出所料,這些老頑固,想要說服他們比登天還難。

他目光掃視眾人,那目光猶如犀利的鷹眼,在每個人臉上掠過。

他沉聲道:“孔秀才,你口口聲聲說朕離經叛道,那你說說,如今我大明江山風雨飄搖,百姓流離失所,這難道不是墨守成規的惡果嗎?”

孔秀才臉色漲紅,紅得像熟透的柿子,想要反駁,卻又無言以對。

他梗著脖子,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陛下此言差矣!聖人之道……”

“夠了!”朱由檢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大殿裡格外響亮,像是一道驚雷,打斷了孔秀才的話。

“朕今日召集諸位來,不是為了聽你們重複那些陳詞濫調的!朕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改變,而不是一味的固步自封!”

“那……陛下想如何改變?”湯顯祖小心翼翼地問道,聲音輕得如同蚊子哼哼。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要將民間故事改編成新穎的戲曲,用老百姓喜歡看、樂意聽的形式傳播文化,讓文風更加貼近民眾,更加廣泛地傳播!”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殿內頓時議論聲四起,那聲音像是無數只蜜蜂在嗡嗡作響。

有的人面露疑惑,皺著眉頭,眼睛裡充滿了不解;

有的人則眼前一亮,眼睛裡像是突然點亮了兩盞小燈,顯然對這個新奇的主意產生了興趣。

孔秀才的臉色更加難看,黑得像鍋底一樣,他緊握拳頭,骨節泛白,似乎在強忍怒火,但終究不敢貿然出聲。

“民間故事?”湯顯祖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思考的光芒,“陛下此言頗有新意,但是否過於低俗,有失文人風度?”

朱由檢察覺到了湯顯祖的顧慮,微微一笑,那笑容像是冬日裡的暖陽,驅散了一絲大殿內的陰霾。

他道:“湯大人,文化不應僅是文人的專屬,更應是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讓百姓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不正是我們這些文人的職責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