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五年之後。此時的太子蕭秉晏已然六歲,按照宮廷慣例,這個年紀已經到了前往文華殿進學的時候。
而靜安宮是被遺忘在前朝後宮的存在,這次也是經前朝大臣的提醒,和光帝彷彿才想起來後宮還有位大齡文盲的侄子。
故而蕭秉昀可隨同太子入學,時年九歲。
與此同時,年僅五歲的二皇子蕭秉昌也在其母柔妃的百般痴纏之下,獲得了提前入學的機會。
長安忍不住輕聲叮囑道:“殿下,您此次入學切不可與他人爭強鬥勝,尤其是在學業方面,比太子殿下和二皇子稍遜一籌也是無妨的。要記住,您只是略識得幾個字罷了。”
這些年來,長安眼見著蕭秉昀的學習進度一日千里,無論是儒家經典、兵家謀略、歷史傳記,甚至連農學相關的書籍,她都想方設法找來好幾本。
自己還能和小七看電影小說,他小小年紀被困在宮裡面,只能看這些正經的書了,為此她還特意學會那些書再給蕭秉昀講述。
聽到長安的囑咐,蕭秉昀抬起頭,看著面前神色略顯慌亂的少女,微微一笑,柔聲應道:“我知道了,安安。”
雖然年幼之時對於自身在宮廷中的處境尚不明晰,但隨著年歲漸長,如今的蕭秉昀已然明白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可鋒芒畢露。
不妄想,才能活的下去,也才能不牽連身邊的人。
“也不能打人,兩位皇子若想欺負你,跑了越快越好。要奴才包圍住你的話,就下黑手。”
“知道,要以和為貴。”
“時辰差不多了,我送你去吧。”
“不用了,讓小魏子送我去吧。”蕭秉昀連忙擺手拒絕,眼神閃爍不定,似乎隱藏著什麼心事。他實在不願意讓長安看到自己在外面可能會出現的卑躬屈膝之態,更不想讓長安站在殿外等待他讀書。
望著兩人漸行漸遠的身影消失在靜安宮門外,站在門口的長安心頭不禁湧起一股寂寥之感。
“唉,還真有些傷心呢,往日可從未離開這麼久過。”一旁的小七微微嘆息一聲,語氣中略帶傷感地喃喃自語道。
自從知道這小子沒有安全感後,它和長安出去都沒有太久便會回來。
長安輕輕頷首,表示贊同:“送孩子上學這種感覺好久沒體會過了。”
她倆來到這個世界八年,也養著蕭秉昀八年了,還是第一次分開這麼久。
不過,僅僅片刻之後,長安便迅速調整好了情緒。只見她灑脫地甩了甩衣袖,輕鬆地笑道:“走走,回去咱們打盤遊戲。”
說罷,她毫不猶豫地轉過身來,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房間走去。
畢竟此時此刻,整個靜安宮中就只剩下她一人,多適合放肆的玩些遊戲,拿出些零食偷吃也很方便。
“那小子要是知道你現在光想著玩,肯定要哭唧唧了。”小七看著長安前一秒還滿臉憂傷,下一秒卻又瞬間變得這般興高采烈,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露出一臉驚愕之色。
然而長安才不管那麼多呢,她揚了揚下巴,挑釁般地回應道:“玩不玩,昨夜可是我贏了。”
拿不出來遊戲機,但她可以進空間裡玩去,但這遊戲還得小七配合才好玩。
聽到長安這麼說,小七也是把上學的孩子給拋到了腦後,不服輸道:“那我可要贏回來。”
與此同時,柔妃正坐在桌前,目光溫柔地看著已經吃完早膳的蕭秉昌
她輕輕地抬起手,撫摸著兒子的頭髮,語重心長地囑咐道:“昌兒,你無需理會那病秧子,只管跟著夫子盡力學,他比不得你聰慧。”
就太子那日請回太醫的身子,也知道皇后怎麼放心得了。
蕭秉昌聽完母親的話,小臉上立刻露出了自得的神氣。
他挺了挺胸膛,自信滿滿地回應道:“母妃放心,我一定讓父皇看看誰最聰慧。”
說完這番話,蕭秉昌帶著滿臉的驕傲與得意,轉身朝著門外走去。
只見他身後跟著幾個宮人,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準備前往文華殿進學。
站在一旁的王嬤嬤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擔憂。
她快步走到柔妃身旁,壓低聲音說道:“娘娘,您又何必如此著急讓二皇子這麼早就去文華殿呢?萬一惹了那位的眼,奴婢怕招架不住啊。”
柔妃微微皺起眉頭,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回答道:“怕什麼?她也就那些本事,本宮的皇兒如今都已長成。”
自蕭秉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