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七零四合院16

時間如白駒過隙般匆匆流逝,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四年。

在這四年裡,長安和長民都經歷了許多挑戰與成長。

1971年,對於長安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經過不懈的努力,她成功地考入了一所衛校。這個訊息讓整個家庭都為之振奮,尤其是長安自己,她深知這意味著她將有機會接觸到更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技能培訓。

與此同時,長民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他考上了機械製造的中專。這一成就不僅代表著他個人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更為家庭增添了光彩。意味著他將面臨更高難度的學業,但他充滿信心和決心,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長安和長民的成就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榮耀,更是家庭的驕傲。

也讓兩家大人不必為了孩子們的下鄉而擔心。

當然,其中也有不懷好意的人從中作梗,舉報他們家思想有問題,無人下鄉。

但是長安的戶口不在劉父下,大哥又剛立功獲得表彰,最後倆人還是照舊上學並且順利畢業。

衛校畢業之後,長安和長民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工作分配。

經過一番周折,長安最終被分配到了一家醫院,而長民則去了紡織廠。

自從學了醫,長安的學習生活就變得異常艱難。每五天她就要痛哭流涕三次,都是因為那些她從未接觸過的醫學知識。但為了以後能夠去其他地方發展,選擇了這個難度極高的醫學專業是最好的道路。

儘管她知道在古代,西醫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但目前中醫的處境過於敏感,有總比沒有好。

以前常聽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果然有道理。

學無止境。

在醫院是工作,也是學習,累到快麻木的長安連那些爺爺奶奶最近閒聊的八卦都不想聽了。

咋還不揹著人說呢?就在這院子裡講,卻一下子就讓下班的長安停下了腳步。

“許老頭和后街的劉寡婦好像有貓膩。”李奶奶跟著旁邊的秦奶奶說。

“你可別胡說,老許不是改了嗎?”

“狗能改得了吃屎啊,騙人家大閨女,結婚從鄉下帶回個孩子。”李奶奶撇撇嘴。

“別說孩子的事了,許家老大都去外地了,說說你看到什麼?”秦奶奶不想說後頭許爺爺年輕時候的糊塗事,孩子都老大了,拿那些事說嘴怪缺德的。

有的大人覺得孩子不懂事隨便說八卦傳聞,有的覺得不能讓孩子聽這些,住了這麼多年,長安根據這些資訊拼湊出的事情是這樣的。

許老頭年輕的時候經常去鄉下采購貨物,這一來二去就認識了當地一個寡婦,兩人看對眼後很快就好上了。

許老頭他媽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堅決不同意他們在一起,於是,許老太太就被介紹給了許老頭,並最終結了婚。

當時,前街有個修鞋的孫老二也想娶許奶奶,但他長得不好看,所以許奶奶最後還是選擇了帥氣的許老頭。

結婚後沒甜蜜兩天,寡婦生了個兒子抱上門,要錢不要孩子。隔了兩年出生的許老二都說是長得像孫老二,大門頭和小眼睛。

一家人也是湊合著過。

“我看到許老頭給劉寡婦肉票了,這一頓撕扯。濃情蜜意, 推來推去的。”李奶奶繼續說道。

“這麼說,我也看到過給雞蛋,還是半夜給,一問還說是去外頭上廁所。”秦奶奶想了想。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李奶奶總結道。

“長安,下班回來啦。”長安後面傳來王大媽說話的聲音。

“剛回來,您吃飯了嗎?”長安慶幸自己聽力好,站的離李奶奶遠了點。

“沒呢,這不趕著做呢,你也快回去吃吧。”

和院裡的人告別之後,長安回到自家。

“姥,我回來了。”

“大醫生回來了啊,趕緊洗手,吃飯了。”姥看到長安回來,打趣道。

“姥~,這麼說多不好意思。爸媽還沒回來呢?”長安害羞的說道。

姥把飯盛出來放桌子上,說“去你奶家收拾了,你明天也提倆禮去看看你爺奶。”

雖然分開住,是大爺和二爺養老,但是長安爸媽還是要時不時的去爺奶那裡露露面,時不時拿些東西,送些錢。

“好,那我哥呢?”

“你哥帶話說在廠子裡吃了,還有機器得修,晚著呢,今兒咱們仨吃。”姥爺撩開簾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