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七零四合院13

微風輕輕拂過廣袤無垠的麥田,金黃色的麥穗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麥浪滾滾,彷彿一片金色的海洋,給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感覺。

遠遠望去,遠處的山脈連綿起伏,鬱鬱蔥蔥的植被覆蓋著整個山體,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從家到舅姥爺那的道路磕磕絆絆,先是公交車轉乘,到走路,仨人灰頭土臉的終於要到了。

“舅姥爺當時怎麼想到來這麼偏僻的地方啊。”長民好奇問道。

姥姥瞭望了一下遠方,“捱過餓的人,有糧食才能安心,你看這樣有山有河,地還肥。”

長安好奇問道,“那您怎麼找到工作的啊。”

“我們一進城,就看到了紡織廠招工的告示,我可是不想種地了,跟其他人擠在大通鋪也得留下來。”姥姥回想從小到大割麥子,掰棒子,還得脫粒等等,種地太累了。

可能就是這樣,海邊的人羨慕平原,平原的人羨慕大山,大山還羨慕海邊或者平原的人,大家都想過自己沒有過過的生活,但也許其他人的生活也很辛苦。

等到達生產隊的村口,已經十一點多了,再晚點兒就能聽到下工的鑼聲了。

來到了舅姥爺他們的房子前,因為他們是外地來的,怕被欺負,所以幾個舅姥爺們的房子都蓋在了一起。

每次都去大舅姥爺家,他家在最中間。現在的房子還是磚和泥胚結合蓋好的。剛搬到這的時候是沒人住的土房。

後來幾個人結婚,分家,也就挨著蓋了幾座新房,不過現在看到的這個房子比大哥年齡都大。

舅姥姥們都是本村的姑娘,現在她們都留在家裡做飯,喂一下雞,帶幾個孫輩。

三個舅姥爺,大舅姥爺生了三兒子,倆閨女。二舅姥爺生了倆兒子,三閨女。三舅姥爺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也就是說長安有六個表叔,這六個表叔除了三舅姥爺家的小表叔沒有結婚,其他人都成家有了孩子。

孩子太多了,每次來都得分辨一番。為了省事,長的高一律叫表哥表姐,也出過把表弟叫成表哥的笑話。

三舅姥爺接過了養生產隊豬的任務。

幾家的孩子稍微大點的得上山去割豬草。

剛走到門口,在院子裡面看孩子的大舅姥姥就看到了長安他們,忙招呼道,“小妹來了,長民和長安也來啦,快進來坐。”

“舅姥姥。”長安和長民齊聲叫道。

這個院子被舅姥姥收拾的很乾淨,雖然養雞,但是被圈在了院子的另外一邊,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家人是利落人家。

等他們仨把東西放下,長安在一幫一旁抱起了小表妹,長民則抱起了另外一個表弟。都是兩三歲的年紀,也不認生。

長安拿出一塊糖,劈成兩塊,倆小孩一人半塊,說不能嚥下去,都乖乖的含著。

這次來給每家都帶了禮物,但是孩子太多了,也帶不過來,就帶了糖。其他的主要是給舅姥爺帶的,反正每家都沒有分家都能用上。

這次給三舅姥爺帶了紅布,小表叔等過完麥秋之後要結婚了,他在鎮上的林場工作。

這位知青的身世可謂是充滿了坎坷和不幸。原本溫馨而幸福的家庭,在母親離世後發生了改變。父親再婚後,生活變得壓抑且艱難。面對這樣的家庭環境,毅然選擇了與同學們一同下鄉插隊。由於下鄉時間較早,幸運的被分配到了京郊地區。

但是原本以為志同道合的同學,彼此之間有默契,誰知道沒兩年人家回城了,原來是想走仕途,鍍個金。覺得下鄉孤單,糊弄了幾個同學一起去。

小表叔則是默默守護的形象,一眼就看上了人家,但是旁邊有斯文的同學做對比,他也不敢和人家交談,怕打擾了對方。

直到那位男知青回城,他才隔三差五幫人家幹活,還送大白麵饅頭,是三舅姥爺做的正宗的大白麵饅頭。

最後,倆人在一起了。

和熱情開朗的表叔比起來,未來表嬸則性格內斂,堅韌不拔。

看著懷裡的小孩吃完了糖,長安顛了顛懷裡面的表妹,和姥說了一聲,倆人就抱著孩子往其他舅姥爺家裡面走去。

懷裡的小孩被抱著一點都不哭鬧,只會回味嘴裡面的甜味。

很快就集結了一大群的表兄弟妹,要不是一會要去吃飯,當下就能在長民的攛掇下去山上玩。

現下有倆表弟去找大人回來,大部隊則是被長民帶著去找姥姥要糖。

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