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年間,北方商業如燎原之火,蓬勃興盛,引得八方人士紛至沓來。小商小販懷揣著致富夢,挑著貨物奔走;窮苦百姓為謀生計,背井離鄉闖蕩;還有那走親訪友的旅人,穿梭在熱鬧的街巷。在這熙熙攘攘的浪潮中,一種專為奔波之人歇腳的旅店,在北方的繁華小鎮應運而生。
這家旅店坐落於小鎮中心,位置得天獨厚,交通極為便利。旅店老闆李福,是個精明幹練的中年人,深知往來客人大都囊中羞澀。為滿足不同需求,他精心設定了多種檔次的房間。旅店內有少許精緻小間,雖空間不大,卻整潔乾淨,一人獨住或兩人合住皆相宜。而更多的則是寬敞的大通鋪房間,至少能容納五六人,遇上人多的時候,二三十人擠一擠也能將就。這般實惠的大房間,自然成了窮人和小商販的心頭好。
這日,張三來到了這家旅店。張三是個販賣日用瓷器的小生意人,本小利薄,向來節儉,毫不猶豫地選了大通鋪房間。他揹著幾件尚未脫手的瓷器,走進屋內。此時,屋裡已住了二十來個人,張三來晚了,只能挨著一位瞎子中年人躺下。這瞎子手中緊握著柺杖,即便睡覺也不鬆開。張三放下行李,與瞎子打了聲招呼,便疲憊地躺下休息。
不多時,張三腹中飢餓,便出門覓食。他瞧見隔壁同樣是大通鋪房間,住著兩位賣布商人。兩人面色憂慮,身旁堆滿了未賣出的布料,看來生意頗為不順。張三填飽肚子後,回到自己房間。此時,屋裡又添了八個人,其中四人抬著一個巨大的櫃子,顯得頗為吃力。
老闆李福見狀,好奇詢問:“幾位出門在外,為何抬著這麼個大櫃子?”為首一人答道:“我們是木匠,新近打造了這櫃子,沒賣出去。正好有兩個兄弟提前住下了,我們打算跟他們住一間。”說著,指了指隔壁賣布商人所在的房間。言罷,幾人費力地將櫃子抬進了那間屋子。老闆看著他們費勁的模樣,笑道:“幾個人抬個櫃子還累成這樣,這木材想必是好料子。”
張三回到房間,很快便睡下了。不多會兒,隔壁傳來一陣動靜,打破了夜的寧靜。一個聲音帶著哭腔,小聲哀求:“東西都給你們,錢也都拿走,求你們給我們兄弟留些路費,千萬別殺我們啊!我們出去保證守口如瓶,對天發誓!”有人“嗯”了一聲,似有應允之意。可緊接著,另一個冷酷的聲音響起:“讓你殺就殺,留著他們,出去準報官抓我們!” 緊接著,一聲沉悶的鈍響,隔壁瞬間沒了聲息。
張三心中一凜,意識到這是遭遇搶劫殺人了。那兩個賣布客人,顯然不是抬櫃子人的兄弟。他心急如焚,想要幫忙,卻一時無計可施。目光掃到身旁的瞎子,他靈機一動,輕輕搖醒瞎子,低聲將事情告知,並囑咐:“你佯裝起床撒尿,踢倒我的瓷器,然後……”瞎子聽後,點頭應下。
果然,瞎子一腳踢翻了瓷器,張三見狀,立刻起身,揪住瞎子便打。瞎子也不甘示弱,反手抓住張三衣領。屋裡眾人被吵醒,紛紛起身勸架。張三和瞎子卻不依不饒,吵得愈發激烈。很快,老闆李福被喧鬧聲驚醒,趕來詢問緣由。張三拉著老闆到一旁,聲音越說越小,突然話鋒一轉:“隔壁房間可能有人搶劫,老闆你得……”李福先是滿臉驚恐,隨後漸漸鎮定下來。他轉身安撫眾人,讓大家都睡下,此事就此作罷,還承諾會賠償張三的瓷器,讓瞎子安心。眾人陸續睡去,張三卻輾轉難眠,豎著耳朵聽著隔壁動靜,不知那兩個賣布客人是否還活著。
老闆李福離開後,逐個房間叫醒客人,低聲說了一番話……一直忙到天快亮。
天亮後,眾人紛紛起床,找桌子吃早飯。這時,隔壁房間門開了,那十個人一同出來,依舊是四人抬著大櫃子。老闆李福見狀,故意發問:“你們怎麼少了兩個人?莫不是藏起來了?”為首之人臉色微變,強笑道:“老闆說笑了,我們十個人進來,現在還是十個人,怎會少人?” “不對啊,我記得還有兩人……哎呦,你這櫃子怎麼滴血了,快開啟看看,莫不是殺了人!” 那十個人聞言,忙看向櫃子,見並無血跡,怒道:“老闆,你無故冤枉好人,休怪兄弟們不客氣!” 說著,便要動手揍老闆。李福往後一退,剎那間,四五十人圍了上來。那十個人見狀,不敢妄動,抬著櫃子就想走,連房錢都顧不上付。
“搜他的櫃子,我看到裡面有屍體!” 老闆一聲大喝,眾人一擁而上,強行開啟櫃子。只一眼,幾人便臉色慘白,扭頭衝出去嘔吐不止。原來,櫃子裡竟是被砍成幾大塊的屍體,還有兩顆頭顱,正是昨晚張三見到的兩個賣布客人!眾人見狀,怒不可遏,當場擒住這十人,送往官府。那櫃子連同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