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星閃爍的夜晚,成奇勳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藝術學院的屋頂,望著浩瀚星空,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儘管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的業務拓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他們清楚,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殘障人士就業幫扶專案,依舊任重道遠。
這一次,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陸。非洲擁有龐大的殘障人士群體,然而,部分地區基礎設施落後、教育水平參差不齊,這給專案的推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成奇勳和曹尚佑帶領團隊首先抵達了肯亞。一下飛機,他們就感受到了當地的獨特氛圍,同時也意識到了即將面臨的困難。
在與肯亞當地政府部門溝通時,一位負責就業事務的官員無奈地表示:“我們非常歡迎你們的專案,也深知殘障人士就業的重要性。但我們國家很多地區交通不便,網路覆蓋不足,這對於開展線上培訓和就業指導工作來說,是個很大的阻礙。而且,由於教育資源有限,殘障人士的基礎技能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
成奇勳認真地回應道:“我們理解這些困難,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針對交通和網路問題,我們計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下,我們會在交通相對便利的地區設立培訓中心,為周邊的殘障人士提供面對面的培訓;線上上,我們會研發適合低網速環境的學習軟體,同時與當地的網路運營商合作,爭取提高網路覆蓋和穩定性。對於殘障人士基礎技能差異的問題,我們會進行詳細的評估,根據不同的水平制定分層教學方案。”
然而,在實際開展工作時,困難比想象中還要多。在籌備線下培訓中心時,他們發現合適的場地十分難找。當地的建築大多沒有考慮到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缺乏無障礙設施。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在城市中四處奔波,尋找合適的場地。經過多方打聽和實地考察,終於找到了一處廢棄的倉庫。雖然倉庫破舊,但空間足夠大,且位於交通樞紐附近,便於殘障人士前來學習。
他們立即組織團隊對倉庫進行改造,安裝無障礙通道、扶手,調整室內佈局,以適應輪椅通行和殘障人士的活動需求。改造過程中,資金問題又接踵而至。由於預算有限,採購建築材料和裝置時捉襟見肘。成奇勳和曹尚佑不得不再次與當地政府、企業以及國際公益組織溝通,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援。他們向各方詳細介紹了專案的意義和進展情況,最終獲得了一些企業的贊助和公益組織的資金援助。
在開展培訓工作時,又遇到了新的難題。由於肯亞不同地區的語言差異較大,部分殘障人士無法理解通用語言,導致培訓溝通困難。曹尚佑得知後,迅速組織團隊招募了一批當地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來自不同的地區,熟悉當地語言和文化。志願者們經過簡單的培訓後,協助培訓師進行教學,透過翻譯和文化解讀,讓殘障人士更好地理解培訓內容。
就在他們努力克服這些困難時,平臺內部卻出現了理念分歧。部分團隊成員認為,在非洲這樣基礎設施落後的地區開展專案,投入產出比太低,應該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成奇勳和曹尚佑則堅持認為,非洲的殘障人士更需要幫助,不能因為困難就放棄。
為了解決內部的分歧,成奇勳和曹尚佑組織了一次團隊會議。在會議上,成奇勳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做這個專案的初衷是什麼?是為了讓每一個殘障人士都能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非洲的殘障人士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如果我們現在放棄,那他們的希望又在哪裡?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個夢想都應該被呵護。”
曹尚佑接著說:“雖然在非洲開展專案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這也是我們成長和突破的機會。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專案,探索出一套適合基礎設施落後地區的殘障人士就業幫扶模式,為全球其他類似地區提供借鑑。這不僅是對非洲殘障人士的負責,也是我們平臺的使命所在。”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團隊成員們逐漸理解了成奇勳和曹尚佑的想法,內部的分歧得到了化解。大家重新凝聚在一起,為專案的推進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培訓工作的逐步開展,一些積極的變化開始顯現。一位名叫阿力的殘障青年,在參加了手工製作培訓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賦,製作出了精美的手工藝品。平臺幫助他將作品推向市場,獲得了不錯的收益。阿力激動地說:“以前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是這個專案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現在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為家庭分擔負擔。”
在解決肯亞的問題後,成奇勳和曹尚佑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繼續在非洲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