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夕陽的餘暉中,成奇勳和曹尚佑望著巴黎藝術學院校園裡充滿生機的景象,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全球殘障就業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殘障兒童文創教育平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眾多企業紛紛丟擲橄欖枝,希望與平臺展開深度合作。然而,他們清楚,每一次機遇的背後都隱藏著新的挑戰。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合作機會,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整合資源,開展一場大規模的全球殘障人士就業幫扶專案。他們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幫助至少一千名殘障人士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併為他們提供長期的就業支援和職業發展規劃。
專案啟動初期,一切似乎都在順利推進。平臺與數十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企業提供了涵蓋各個領域的豐富崗位,從資訊科技到藝術設計,從客戶服務到後勤保障,應有盡有。成奇勳和曹尚佑看著這些合作協議,心中充滿了信心:“尚佑,這次我們真的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曹尚佑點頭表示贊同:“沒錯,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這麼大規模的專案,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
果然,專案推進不久,第一個難題就出現了 —— 資金短缺。雖然平臺之前透過募捐和國際組織支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但面對如此龐大的就業幫扶專案,這些資金遠遠不夠。招聘流程的費用、殘障人士崗前培訓的成本、就業跟蹤服務的開支等,都讓平臺的財務壓力陡然增大。
成奇勳和曹尚佑緊急召集財務團隊和專案負責人開會商討對策。財務主管憂心忡忡地彙報:“按照目前的資金消耗速度,我們最多隻能維持專案三個月的運轉。如果不能及時補充資金,專案可能會面臨停滯。” 成奇勳皺著眉頭思考片刻後說:“我們一方面要加大募捐力度,向社會各界詳細說明專案的意義和進展;另一方面,與合作企業溝通,看是否能爭取到他們更多的資金支援或者延長付款週期。”
曹尚佑主動承擔起與企業溝通的任務。他一家一家地給合作企業打電話,詳細介紹專案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面臨的資金困境。在與一家大型科技企業的溝通中,曹尚佑誠懇地說:“貴公司一直以來都非常支援殘障人士就業,這次專案對於提升殘障人士的生活質量和社會融入度意義重大。我們希望能得到貴公司更多的支援,無論是資金上還是資源上。” 經過多輪溝通,部分企業表示願意提供額外的資金支援,還有一些企業同意延長付款週期,緩解了平臺的資金壓力。
與此同時,成奇勳帶領團隊發起了新一輪的公益募捐活動。他們製作了精美的宣傳影片,展示了殘障人士在就業幫扶專案中的成長和進步,以及專案面臨的困難。影片釋出後,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愛心人士紛紛捐款,一些曾經受益於平臺的殘障人士也積極響應,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呼籲更多人支援這個專案。
解決了資金問題,專案繼續推進。然而,在殘障人士與企業的磨合過程中,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由於殘障人士的身體狀況和工作能力存在差異,部分企業對他們的工作表現不太滿意。在一家制造企業中,幾位殘障員工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在生產線上的工作效率較低,導致產品產量未能達到企業預期。企業負責人找到平臺,表達了對殘障員工工作能力的擔憂。
成奇勳和曹尚佑得知此事後,立刻前往這家企業瞭解情況。他們與殘障員工和企業負責人分別進行了深入交流。殘障員工們表示,他們非常珍惜這份工作,但由於工作環境和裝置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特殊需求,導致工作起來困難重重。成奇勳和曹尚佑意識到,要想讓殘障人士更好地融入企業,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技能培訓,還要為他們創造一個友好、包容的工作環境。
於是,平臺組織了專業的團隊,對企業的工作環境和裝置進行評估和改造。他們為行動不便的殘障員工設計了專門的工作桌椅和輔助裝置,最佳化了工作流程,減少了不必要的體力消耗。同時,加強了對殘障員工的崗位技能培訓,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和能力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殘障員工的工作效率逐漸提高,企業負責人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他對成奇勳和曹尚佑說:“我看到了你們的努力和殘障員工的潛力,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一定能在這個崗位上發光發熱。”
在專案推進過程中,平臺還面臨著一個挑戰 —— 如何滿足不同殘障人士的多樣化就業需求。有些殘障人士希望從事自由職業,如插畫師、作家等;有些則渴望進入大型企業,獲得穩定的工作和職業發展機會。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根據殘障人士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