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章 砥礪深耕,夢想燎原

頒獎典禮的餘溫還未散去,成奇勳和曹尚佑卻已全身心投入到殘障兒童文創事業的下一段征程。隨著國際殘障兒童藝術大賽的落幕,孩子們的出色表現讓殘障兒童文創事業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媒體的聚焦、社會各界的讚譽,如潮水般湧來,這既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一天清晨,成奇勳和曹尚佑在巴黎藝術學院的辦公室裡,認真研讀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報道和觀眾反饋。這些反饋中,既有對孩子們才華的驚歎,也有對殘障兒童教育現狀的深刻反思。“尚佑,你看,好多人都在呼籲加大對殘障兒童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環境。” 成奇勳指著電腦螢幕,神情專注地說。曹尚佑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這是個好機會,我們可以藉此東風,推動更多實質性的改變。”

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深入謀劃,新的挑戰便接踵而至。隨著參與殘障兒童藝術人才培養計劃的孩子越來越多,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愈發凸顯。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儘管對藝術充滿熱忱,卻因缺乏基本的教育資源,無法充分參與到計劃中來。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親自前往這些地區進行考察。

他們首先來到了非洲的一個小國,這裡的殘障兒童教育機構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走進一間狹小的教室,昏暗的燈光下,孩子們正圍坐在破舊的桌椅旁,用著簡陋的繪畫工具進行創作。看到成奇勳和曹尚佑的到來,孩子們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期待的光芒。“校長,我們好想學習更多的藝術知識,可是我們沒有好的老師,也沒有足夠的材料。” 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孩子怯生生地說道。

成奇勳的眼眶微微溼潤,他蹲下身子,溫柔地摸了摸孩子的頭:“別怕,孩子們,我們會想辦法的。” 曹尚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為這些孩子改善學習條件。回到巴黎後,他們立刻召集國際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成員,商討解決方案。

在委員會的會議上,氣氛凝重而熱烈。一位來自英國的教育專家提出:“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線上教育平臺,將優質的藝術課程錄製成影片,供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免費學習。” 另一位來自中國的專家補充道:“同時,我們還可以組織志願者定期前往這些地區,進行實地教學和指導。” 成奇勳和曹尚佑對這些建議表示贊同,並迅速著手實施。

在搭建線上教育平臺的過程中,技術難題和資金短缺成為了兩大攔路虎。成奇勳四處奔走,尋找專業的技術團隊,希望他們能為線上教育平臺提供技術支援。經過多次碰壁,終於有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科技公司被他們的誠意和事業所打動,願意免費為平臺開發提供技術支援。而資金方面,他們透過線上公益眾籌和企業贊助,籌集到了一筆可觀的資金,確保了平臺的順利搭建。

與此同時,志願者招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成奇勳和曹尚佑親自錄製宣傳影片,呼籲更多有愛心、有專業知識的人士加入志願者隊伍。影片釋出後,得到了熱烈響應,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教師紛紛報名。

在志願者培訓營裡,成奇勳看著一張張充滿熱情的面孔,感慨地說:“感謝大家加入我們的隊伍,你們的到來,將為那些偏遠地區的殘障兒童帶去希望和夢想。” 曹尚佑接著說:“在服務過程中,大家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但請記住,我們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當第一批志願者奔赴非洲、亞洲等偏遠地區時,成奇勳和曹尚佑也沒有放鬆對全域性的把控。他們密切關注著線上教育平臺的執行情況,根據孩子們的反饋不斷最佳化課程內容。在一次線上課程反饋調查中,他們發現一些孩子對藝術史課程的理解存在困難,因為課程內容過於理論化。於是,他們立刻組織專家對課程進行重新設計,加入了更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案例,讓藝術史變得通俗易懂。

隨著線上教育平臺的逐步完善和志願者服務的深入開展,偏遠地區的殘障兒童終於有了接觸優質藝術教育的機會。在非洲的一所殘障兒童學校裡,孩子們透過線上課程,學習到了素描、色彩搭配等基礎知識,在志願者的指導下,他們的繪畫技巧有了顯著提高。一個原本自卑內向的孩子,在學習藝術後,變得開朗自信,他的作品還被選送到當地的藝術展覽中展出。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文化衝突也時有發生。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差異,讓志願者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難題。在亞洲的一個國家,當地的教育傳統強調嚴格的紀律和規範,而志願者帶來的西方開放式教學方法,讓一些家長和老師難以接受。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過於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