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準提火急火燎的趕到潼關時,發現太清聖人與冥河聖人早已先他一步抵達此地。至此,天道五聖之中僅有元始聖人尚未現身。原來,自從元始在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敗於通天后,他便謹遵承諾,緊閉洞府之門,潛心修煉,從此不再過問這世間的量劫之事。此事元始在迴歸洪荒之時便已然和準提接引以及太清商議過。並且也將後續事宜交代了一番,讓出來闡教在西周的佈局。
四位聖人齊聚一堂,所引發的天地異象可謂驚天動地,如此巨大的動靜自然無法逃過潼關守將多寶以及遠在朝歌城中的眾人的眼睛。此時此刻,對於大商朝而言,無疑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面對強大無比的聖人力量,帝辛無力抗衡,只能連連向人族祖地發出緊急求援信。
這些求援書信如雪花般飄至祖地,人皇黃帝在看到信件後的反應最為激烈。想當年,他在證得人皇之位時,就曾遭到過闡教仙人的謀算,為此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耗費了無數心力才好不容易將闡教的不良影響徹底清除。
正因如此,黃帝對闡教深惡痛絕,此刻聽聞聖人竟然公然插手人族內部爭鬥,違揹人族與洪荒各族各方勢力的約定,更是怒不可遏。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力主派出援兵,全力支援大商,以維護人族的尊嚴和利益。
當今之世,局勢異常緊張,四聖竟然親自現身干預人族帝王的交替更迭,此等情形可謂是置人族祖地為無物,將人族視為芻狗任意收割。而作為人族根基所在的祖地,面對如此局面,自然不能坐視不管。於是乎,祖地內部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卻並無置之不理的言語,而是商討如何出兵的策略。以及最終底線為何。
在這場關乎人族未來走向的商討之中,三皇五帝皆一致認為,祖地應當挺身而出,果斷介入此事。並且,眾人達成了一個共識:無論如何,四聖都必須返回各自的道場,不得再插手人族事務,這乃是最後的底線,絕不容許逾越。並且四聖要為此番干預人族帝王更替付出代價。凡是參與潼關大戰的聖人勢力都要以先天靈寶為代價賠償人族損失,並在百年內修復潼關地脈。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祖地當機立斷採取行動。只見三皇毫不猶豫地率領著眾多入道武者和不滅武者,浩浩蕩蕩地走出山門,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干預四聖伐商之路。他們此舉旨在徹底消除聖人對於人間皇朝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向洪荒各族宣示人族不是那聖人玩物,乃是名副其實的洪荒主角,震懾洪荒,為人族爭得一片發展空間。
三皇此番出山,動靜著實不小,訊息很快便傳到了四聖耳中。四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繼續拖延下去,等到三皇率眾抵達,那麼此前所有精心策劃的謀略恐怕都會化為泡影。畢竟今時不同往日,早已不再是天道獨大的時代,且有女媧道祖坐鎮,在涉及到人族之事時,四聖即便貴為聖人,也不敢肆意妄為、視人命如草芥,更不敢全然不顧及人族可能遭受的損失。此前元始聖人和準提聖人所付出的代價已然讓這些聖人膽寒。
眼看著三皇即將趕到潼關,時間緊迫萬分,四聖再也無暇顧及因果牽絆帶來的種種隱患。經過一番緊急商議後,他們最終決定,從四個方向同時發動圍攻。
一時間,風雲變色,天地為之震撼!四位聖人分別帶領著自己所屬的一方強大勢力,如潮水般洶湧而入。各方勢力皆使出渾身解數,各種神奇妙法層出不窮,只為能夠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併成功實現各自的目的。與此同時,他們也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去規避那損害洪荒地脈的天地因果。
話說那太清真人腳踏祥雲,頭頂著散發無盡玄黃之氣、璀璨奪目的玲瓏寶塔,如同一尊無敵戰神般從東路進發。所過之處,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震耳欲聾。太清真人毫不留情,一路殺伐,甚至不惜破壞地脈也要強行橫推萬仙陣的東方陣腳。以開天玄黃玲瓏塔之功德來抵消破壞地脈的因果之力。
另一邊,冥河老祖更是肆無忌憚。他本就是修行殺伐之道,一身血腥煞氣令人膽寒。只見他從南方疾馳而出,手中法寶揮舞,血光漫天,但凡遇到之人,無一不是被其瞬間斬殺,可謂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此番殺伐正是他修為精進的最好時機,他自然是要殺爽殺到滿意為止。
與此同時,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也分別從西方和北方闖入萬仙陣。這二位聖人深知西方之地貧瘠,正缺人手。因此他們一路行來,施展掌中佛國之大神通,將那些截天教仙人紛紛困於其中。而後試圖以佛法度化這些仙人,好讓他們加入西方教,為日後自立佛教奠定根基。不管怎樣,這些萬仙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