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府位於洛陽城東北一側,這片區域住的都是洛陽城內的達官顯貴,而其中,尤以大將軍府最為奢華。
紅牆黃瓦,飛簷斗拱,單是正門外牆一側,左右大約百餘步,府門外兩扇大門高大厚重,正上方“大將軍府”的匾額高懸,彰顯恢弘霸氣。
張塵還未邁入府中,單是看著眼前這宏偉氣派的外牆,心中便不禁暗自慨嘆。
和這裡一比,自己的太守府恐怕只能用寒酸破落來形容了。
府門外,守門的並非僕役,而是一身精甲,手持長槍的兩名衛士。
甄儼走上前去,那二人認得甄儼,忙施禮道:“甄掾屬。”
甄儼朝衛士拱了拱手,又轉頭對張塵道:“妹婿,你且在此稍候片刻,待我前去回稟了大將軍。”
“有勞兄長。”張塵微笑道。
甄儼隨即入了府。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工夫,甄儼從府中出來,言說大將軍有請,於是便帶張塵入了府門。
一進這大將軍府,張塵更為眼前景象所驚呆,其內的裝潢點綴,真如後世的皇家園林一般。但是一座花園,便比他的太守府還要大,若是無人領著,恐怕都要迷路了。
甄儼引張塵來至會客廳,叫他稍坐片刻。不多時,僕役奉來香茶,果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比他平日所飲的不知強上多少。
“大將軍到!”張塵剛呷了口茶,門外便傳來僕役的一聲呼喊。
張塵一驚,趕忙將手中的杯盞放下,站起身來。
只見一個身穿錦繡裘袍的中年男子邁步從門外走來,但見那人,身長九尺,腰大十圍,龍行虎步,儀態威嚴,雙眉如劍,眼若銅鈴,滿是肅殺之氣。
張塵早已暗暗使用“洞察之眼”,瞧向此人。
【姓名:何進】
【擁有詞條:權傾朝野(金)、外戚(金)、大將軍(金)、仇視宦官(藍)、優柔寡斷(白)】
這些詞條倒也符合。
見何進走近,張塵趕忙回過神,彎下腰來。
待其坐定主位,張塵這才趨步上前,一揖到地,拜道:“下官魏郡太守張塵,拜見大將軍。”
座上的何進見張塵這般守禮,心中也是頗為喜悅,當即便笑道:“張大人不必多禮,快請入座。”
“謝大將軍。”張塵再拜一禮,才緩緩起身,回到了座位。
何進此時才將張塵細細打量,不禁奇道:“張大人,看你年紀輕輕,不知年歲幾許啊?”
張塵拱手道:“稟大將軍,下官年初弱冠,今歲正滿十六。”
何進不由一驚道:“哦?張大人如此年輕,就立此大功,真是後生可畏啊!”
張塵急忙起身,躬身一禮道:“大將軍謬讚,黃巾反賊不識天數,妄想以烏合之眾、左道之法撼我大漢天威,實乃自取滅亡也!下官久慕大將軍威名,早就聽聞大將軍當年親手擒獲了那黃巾逆魁馬元義,將賊人的奸謀提前破獲,這才令其不得不倉促起事,以致各地叛軍彼此未能聯合。可以說,黃巾之亂能這麼快平息,大將軍您居功至偉啊!”
“哦?哈哈,身為漢臣,這些本是分內之事,何敢居功啊?哈哈!”
何進嘴上謙虛地說著,實則心裡卻是樂開了花。
張塵的一番恭維,實是說到了他心坎裡。自從黃巾之亂平定,皇甫嵩、盧植、朱儁皆受了封賞,就連那損兵折將、大辱國威的董卓,也封了前將軍、涼州刺史。
他這個大將軍,反倒是無人問津。
是啊,世人早就忘了,當初可是自己擒了那馬元義。若非如此,張角豈能倉促起事?若不是他倉促起事,諸般事項都不完備,皇甫嵩和盧植他們又豈能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就將其撲滅?
如此大功,竟然無人提及,想想真是令人不忿。
何進心下氣悶,但對張塵也是愈發喜歡,心道這小子倒是個會說話的,不枉我對他青睞有加。
於是,何進又道:“聽聞你是厲溫保舉,才接了他的位子,做的這魏郡太守的?”
張塵回道:“稟大將軍,正是如此,厲大人是下官的恩師,對下官多有教誨。”
“嗯。”何進點了點頭道,“厲溫任職魏郡太守數年,黃巾作亂時,他協助皇甫將軍平亂,立了大功。聽聞他為官清廉,為人剛正,難怪能教出你這般的學生啊!”
“恩師對下官的恩重如山,下官無以為報。如今恩師調任武威,那武威乃是邊地,邊地苦寒,恩師年歲已高,恐難抵受,下官每每思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