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想想這一次的發燒來勢洶洶,小臉燒得通紅,整個人也無精打采的。黃湘心急如焚地帶著孩子去看了專科醫生,經過一番詳細的檢查後,醫生給出的意見讓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最好等這次發燒好了之後就立刻安排手術。
儘管楊想想年紀尚小,手術麻醉所帶來的風險著實不小,但孩子每個月竟然都會發燒兩次,如此頻繁的狀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她身體各個方面的發育以及各項機能。黃湘深知長此以往下去不是辦法,所以內心傾向於聽從醫生的建議儘快給孩子做手術。
然而,當黃湘將這個想法與丈夫楊舒商量時,卻遭到了反對。楊舒認為應該等孩子再長大一些才進行手術,畢竟那時候麻醉的風險相對來說會降低不少。對於楊舒的看法,黃湘感到十分氣惱,覺得他根本無法理解自己作為母親的心情。每一次女兒發燒的時候,看著孩子難受的模樣,黃湘的心都像被針扎一樣疼。而且,為了照顧生病的女兒,黃湘常常徹夜未眠,即便第二天還要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去上班,她也毫無怨言。
兩人因為這件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這場爭論以冷戰收場,接下來的兩三天裡,家裡的氣氛異常壓抑,夫妻倆誰也不理睬誰。
終於,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與糾結之後,黃湘咬了咬牙,狠下心來,毅然決然地為自己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讓孩子接受手術治療——切除扁桃體。
為了確保手術能夠順利進行,黃湘開始積極行動起來。她首先聯絡了一位可靠的朋友,請對方幫忙協調相關事宜,併成功地提前入住到了醫院耳鼻喉科的病房裡。在這裡,一系列術前檢查有條不紊地展開著。先是心電圖檢查,接著又是咽喉鏡檢查。然而,年幼的楊想想對於這些陌生而又略帶恐懼的檢查專案表現得極為抗拒,完全不願意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每一項檢查幾乎都需要黃湘耐心地哄上好半天,甚至還要使出渾身解數,講各種有趣的故事、唱動聽的兒歌,才能勉強讓楊想想乖乖就範。
手術被安排在了週一的早晨。在這之前,黃湘雖然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心中仍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她將手術的確切時間告訴給了楊舒,不過說實話,對於楊舒是否會出現在手術室門外陪伴他們母子倆,黃湘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從一開始,楊舒就是堅決反對這次手術安排的。
值得慶幸的是,黃湘透過一些人脈關係,成功地邀請到了耳鼻喉科的主任親自主刀。不僅如此,負責麻醉復甦的護士竟然也是黃湘相識多年的好朋友。有了這樣強大的醫療團隊作為後盾,黃湘感覺心裡稍微踏實了一些。她深知,大家都會竭盡全力去保障楊想想這場手術的安全與成功。
手術前一晚,時針悄然指向 21 點,夜已漸深。此時的楊想想像一隻安靜的小貓咪,喝完一瓶香濃的牛奶後,便帶著滿足的笑容沉沉睡去。而在一旁陪護的黃湘,則靜靜地坐在床邊,目光溫柔地凝視著女兒那恬靜的面龐。
黃湘的媽媽前來探望過她們母女倆,表示明天一大清早會再次趕來幫忙照顧。然而,就在黃湘媽媽剛剛離開不久,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病房裡短暫的寧靜。原來是楊舒風風火火、風塵僕僕地趕到了病床前。
楊想想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驚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當看清來人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爸爸時,原本還有些迷糊的小傢伙瞬間來了精神,立刻從床上蹦起,如一隻歡快的小鳥般飛撲進了爸爸溫暖的懷抱裡,嘴裡還奶聲奶氣地嚷著:“爸爸,我好想你呀!”
見到女兒如此熱情,楊舒的臉上不禁綻放出慈愛的笑容,他輕輕地撫摸著女兒柔軟的頭髮,柔聲說道:“寶貝乖,你明天只要乖乖地睡上一覺,等醒來以後啊,咱們就再也不會發燒啦,身體一定會棒棒噠!”雖然年幼的楊想想對於爸爸的話只是似懂非懂,但她還是乖巧地點了點頭,緊緊依偎在爸爸寬闊的胸膛裡。
黃湘看著眼前父女情深的一幕,心中滿是感動和欣慰。她微笑著看向楊舒,輕聲說道:“時間不早了,讓孩子早點休息吧。”說完,黃湘小心翼翼地將楊想想抱回床上,輕柔地為她蓋好被子。楊舒則默默地坐在床邊,眼睛一刻也捨不得從女兒身上移開。
黃湘背對著楊舒躺下,儘管此刻兩人之間沒有過多言語交流,但空氣中卻瀰漫著一種溫馨與安寧的氛圍。月光透過窗戶灑在病床上,彷彿給這個小小的空間披上了一層銀紗,一切都顯得那麼靜謐美好……楊舒緩緩地伸出他那寬厚而溫暖的手掌,輕輕地落在黃湘纖細的腰間。他的手指輕柔地摩挲著,彷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