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章 洪澤湖、一鍋粥

泗州之“泗”,可以理解為一條淮河流經的四個區域,分別為泗洪、明光、盱眙、五河,其中泗洪、五河位於淮河北岸,明光、盱眙位於淮河南岸。

從“散裝江蘇”的視角,可以很好地理解泗州的地理空間,明明是一個行政區域,卻零碎得很。

曹彬率軍沿著淮河挺進的過程中,已經先後攻佔了泗洪、明光、五河,就剩下一個盱眙,而這個盱眙,就是所謂泗州城的位置。

之所以不能“據城而守”,是因為太小了,大概就是現代中國農村小縣城的級別,城門、城牆、城壕倒是不缺,可是,李重進一想到面對的是曹彬,當即決定全部人馬開出城外。

守著城打,有兩個風險——

一是遲早會破,必然會破!雙方將領都是後周禁軍系統中千錘百煉出來的,攻城略地的本事,排名前五的分別是趙匡胤、張永德、李筠、曹彬、潘美,這五個人如果單論水戰能力,曹彬排得上第一。

李重進很清楚,自己一旦甘願成為“被動防守”的一方,曹彬就能不緊不慢地準備工程器械,調兵遣將,然後分陸路、水路攻擊狹小的泗州城,尤其是在城北靠近淮河的一側,李重進面朝淮河,可不是春暖花開,一定會頭破血流!

二是躲進泗州城之後,曹彬根本就不惜的打,人家本來的目的就是攻打揚州,只不過是因為泗州擋在前面,如果李重進龜縮在城中不出,那太好了,曹彬會立即揮師南下,直撲揚州!

而且,這種打法沒有後顧之憂,不用擔心李重進會在中途截擊、背後捅刀,因為不遠的地方就是蚌埠,在走一點就是壽州,高懷德盯著呢,李重進前腳走,高懷德後腳就到,到時候誰包誰的餃子,還不一定!

所以,對於李重進這邊,最穩妥的戰略就是正面應敵,而且要主動進攻、持續進攻,讓曹彬一方始終無法站穩腳跟。

這場十萬人規模的戰鬥,也有點“散裝”的味道,誰也沒規定,野外作戰,必須是在泗州西南的開闊地。

九月十六,王彥超率新增援軍兩萬,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運用洪澤湖地區蜘蛛網一樣的河流水網,悄然無息地向泗洪迂迴,大軍在夜色的掩蓋下,一直都渡過了徐洪河之後,“陳州政權”的守軍才發現。

淮河地區與中原地區差不多,特別是環洪澤湖一帶,都是平原地形,王彥超整頓完畢隊伍,以騎兵為先鋒,迅速切斷了泗洪與外界的主要交通道路,然後包圍小小城池。

泗洪小城裡面,守軍兩千多而已,這邊是兩萬,基本也不需要啥工程器械,那麼多人圍上去,就跟一群螞蟻圍毛蟲一樣。

九月十七,天亮之後,曹彬才接到泗洪失守的訊息,可浮橋建好之後,主要兵力全都集中到了淮河南岸,根本就來不及營救!

為了保住淮河以北的落腳點,只能讓張令鐸分出一部分軍隊,加強五河的防禦力,等到高懷德、石守信趕到之後,一部分加入主戰場,另一部分去搶回泗洪——泗洪必須握在手裡,否則,宿遷、睢寧、徐州一線的“汴梁政權”軍隊,就會毫無顧忌地衝下來。

九月十八,此後兩天之中,曹彬派水軍沿河登陸,無奈李重進早就打算“廢城而戰”,不僅在淮河南岸佈置重兵,還大量建設障礙。雙方反覆在灘頭拉鋸,都沒討到便宜,直到曹彬分析得出,就算打下泗州也沒啥意義!

城中根本就沒啥人了,而且,泗州的特殊性就在於,它東邊是金湖,連通大運河,而大運河早就被堵的水洩不通!就算是打下來,還是要走水路才能到揚州!那還打個屁!

老子不如直接打到大運河,在登船南下!

一時間,整個洪澤湖、泗州的周邊,就跟一鍋粥差不多。

雙方兵力不斷調遣,加上水路、陸路不停更換,士兵疲於奔命,北方士兵本就不適應淮南水土,生病者眾多。

更可氣的是,彼此士兵之間的軍備、服裝完全一樣,尤其鎧甲,都是出自後周的軍庫,有時候雙方隔著一條小水溝碰面了——

“你們也來了?”

“來了,你們去哪兒?”

“俺們往西,去幹曹彬的手下。”

“俺們就是曹彬的部下!”

“尼瑪……”

乒乒乓乓——!

轉眼間,九月二十——

李重進的營帳當中,在洪澤湖地區待了這麼久,仗也沒少打,終於集齊了一眾將領,眾人見面,不禁唏噓。

“揚州政權”不是一個官方稱為,只不過是因為郭宗訓在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