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觀念最早是由孔子提出來的,不過,他怕那些平頭百姓都能掌握他的哲學,於是他給這個概念取了另外一個名字:中庸。這樣一來,這個概念就一下子變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懂,嚇跑了一批前來求學的山野村夫。中庸是中國儒家思想皇冠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儒家思想在政壇失意、顛沛流離之後淬鍊出來的一件利器,說白了,就是擇其兩端用其中,無論是處世、待人、接物,都要把握到最恰當的度,既不過火,又不不及,而是恰到好處。”
令狐沖點了點頭,“我在華山商學院學過,好像孔子說過‘君子之於天地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陸大有撓了撓頭,“幫幫忙,用中國話說,好不好?”
令狐沖露出了燦爛的八顆牙,“就是說,對於世上所有的事情,沒有規定一定要怎麼去做,也沒有規定一定不能怎麼做,關鍵在於你能夠做得合理,做得恰到好處,那麼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做了。”
“這不挺好嗎?好好的一句話,幹嘛要之乎者也的忽悠我們?”陸大有還頗有微詞。
“如果你也之乎者也,誰忽悠誰還指不定呢?”令狐沖對陸大有說,“不過,我倒想起孔子的一個故事,也算是他的‘中庸’之道的應用吧。”
孔子的72個門徒中,有兩個最為著名,其中一個是子路,一個是冉求。
子路快人快語、做事果斷簡捷;而冉求謹小慎微,做事畏首畏尾。
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說:“如果有一件事情,我是不是一想到就應該馬上去做呢?”
孔子回答說:“你的父母和長兄都還健在,怎麼能一想到就應該馬上去做呢?”
子路欣然受教。
不久,冉求走過來,向孔子提出了同一個問題:“如果有一件事情,我是不是一想到就應該馬上去做呢?”
“當然,就像廣告上說得一樣‘just do it’。”孔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孔子的另外一個學生非常好奇,疑惑地問孔子說:“為什麼同一個問題,你卻給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答案呢?”
孔子回答說:“求(冉求)也退,故進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
令狐沖剛說完故事,陸大有再次表示抗議,“把最後一句話翻譯成中文,OK?”
“OK。。”祖千秋接過話頭,“最後一句話是說,冉求為人謹慎,因此鼓勵他果敢;子路為人魯莽,因此勸誡他審慎。”
“這樣說不就明白了嘛。”陸大有鼓著嘴說。
“其實有一位大俠——也許稱不上大俠——對中庸之道的把握得心應手,而且他一定適合你的口味,大有。”祖千秋繼續說。
“誰?”陸大有馬上來了興趣。
“韋小寶。”祖千秋回答說。
“就是那個‘前無古人,後有追兵’的鹿鼎公韋小寶?”陸大有有些不敢相信。
“就是他。”祖千秋側著臉問,“是不是很對你的口味。”
“不是很對我的口味,”陸大有一拍大腿,“而是非常對我的口味:關鍵是他說話不那麼酸。”
“說得好。”祖千秋眼神中流露出讚許的目光,“顯然,韋小寶並沒有讀過孔子的書,即使讀,他也照樣看不懂。可是,他仍然有他的平衡觀和中庸之道。他這小傢伙兒小惡不斷,但不亂大節;狡詐奸滑是實,有情有義也是真的。”
“我記得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對皇上是忠,對朋友是義,對母親是孝,對妻子是愛。’”令狐沖補充說。
“是啊。他一個市井之徒,竟然可以遊走在朝廷與江湖之間,忠孝與俠義之間,所憑藉的就是他的中庸之道。來,我們為中庸之道乾一杯!”祖千秋提議。
三杯酒有力地碰在一起,伴著三個人豪爽的笑聲。
職場中的“三不”法則
令狐沖仰口把酒喝完,對祖千秋說,“你是不是今天喝的太多了啊?我聽人說,祖大哥你喝酒有三不飲呢。”
“有酒無興不飲,有酒無話不飲,有酒無朋不飲,這就是我的三不飲。可是今天不同啊,有兩位相伴,應該不醉不歸。”說到這裡,祖千秋彷彿想到了什麼,“喝酒有三不飲,工作上也有三個禁忌,職場中的“三不”法則,我奉勸兩位千萬不可越雷池半步。”
“哪三個禁忌?”陸大有連忙問。
“我先不直接說明,”祖千秋故意賣個關子,“不過話題仍然和酒有關。我們先看第一個故事。”
在一個古老的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