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11時,日軍鐵甲車2列、士兵30餘名開到江橋,並有5架飛機掩護修橋,守軍為避免與日軍衝突,便將少數守橋部隊撤退到基本陣地。
敵機向守軍陣地投彈,守軍有部分傷亡。黃昏,日軍在飛機和火炮的掩護下渡過江橋,對守軍陣地發起攻擊。守軍力避衝突,未予還擊,日軍始行退去。
4日中午,日軍1個連在飛機支援下向守軍陣地左翼猛攻,並將大興車站炸燬。至此,守軍忍無可忍,奮勇自衛,將敵擊退。18時,日軍1個營的兵力在飛機7架、鐵甲車4列和數門火炮的掩護下,向守軍衛隊團陣地正面發起猛攻,雙方展開激烈戰鬥。5日,日軍調整部署,把張海鵬偽軍調到第一線。
守軍以步兵正面迎擊,騎兵兩翼包抄,激戰至晚,將敵擊退。6日凌晨,敵增援部隊到達,又大舉進犯,上面飛機,下面大炮,晚間有探照燈指示炮兵射擊。江橋守軍浴血奮戰,日軍的濱本第16步兵團幾乎被全殲,高波騎兵第2旅也傷亡慘重,江橋陣地被炸燬,守軍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6日晚,馬占山下令,守橋部隊主力後撤至三間房陣地阻擊敵人。
三間房南距江橋25公里,北距齊齊哈爾約35公里,是保衛齊齊哈爾的第二道防線。
10月下旬,馬占山已命令暫編步兵第1旅和騎兵第1旅佈防,左翼由大興以西起,沿三間房、大小新莊一帶的村落構築了防禦陣地。江橋守軍撤退後,馬占山派步兵第2旅、第3旅各1個團在大興接替騎兵旅的防地,並將該旅東調,掩護守軍陣地左翼,以防江橋方面敵軍從側翼攻擊。
11月7日,七八架敵機來襲,守軍因無高射炮,即以步槍齊射火力擊落敵機1架。馬占山親臨陣地視察,激勵將士,進行部署,自此江橋抗戰即進入第二階段。
日軍經過補充和休整後,12日以7000餘人在飛機和火炮的掩護下,向三間房陣地發起猛攻。守軍各部官兵奮勇還擊,敵我雙方傷亡均重。日本政府急令增派援軍。
16日,日軍以步、騎、炮兵4000餘人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發起全線攻擊,守軍勇猛抵抗,兩軍陷於混戰狀態。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到達,18日晨,日軍騎、步、炮兵約3個團的兵力向三間房主陣地實施猛攻,並有飛機、坦克、重炮配合作戰,對三間房一帶形成包圍態勢。為了儲存實力,馬占山決定放棄全線陣地,當晚退到齊齊哈爾。19日,又率全軍2萬餘人退到海倫。
馬占山領導的江橋抗戰,是“九·一八”事變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和最激烈的戰鬥,得到全國各地的有力聲援。它使日本侵略軍遭到入侵東北以來第一次沉重打擊,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戰鬥意志。
(二)黃顯聲等指揮軍警阻敵侵錦
日本侵略軍佔領瀋陽後,繼續向遼、吉、黑三省發展進攻。9月下旬張學良下令在錦州建立的代行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和遼寧省政府職能的臨時省行署,也成為日軍的攻擊目標之一。因此,日軍在侵佔吉、黑兩省之後,便回師遼寧攻取錦州。
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和瀋陽市警察局督察長熊飛,指揮新編的公安騎兵總隊,並策動偽軍旅長項青山、張海天等反正,10月消滅了漢奸凌印清和日本特務倉岡繁太郎等組織的“東北民眾自衛軍”,11月又消滅了張學成在日本關東軍扶植下組織起來的“東三省自治軍”。接著,又與張樹森的騎兵第3旅、常經武的步兵第20旅及張廷樞的步兵第12旅,一起沿大淩河佈防。
12月22日,日軍出動3個旅的精銳部隊,向遼西和錦州進犯。中國守軍和公安騎兵總隊曾在營(口)溝(幫子)線田莊臺、北寧線白旗堡、大(虎山)通(遼)線白山等處,多次與敵人展開激戰,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日軍的進攻,延緩了錦州淪陷的時間。
(三)李杜、丁超等部在哈爾濱外圍襲擊日軍
哈爾濱是東三省特區。1932年1月27日,日本侵略者令於琛澄部偽軍,對哈爾濱上號、南崗、三棵樹發起進攻,東北軍李杜的第24旅,丁超的第20旅和馮佔海的吉林衛隊團等部隊進行猛烈反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1月30日,東北軍第22旋旅長趙毅率部在哈爾濱附近的雙城,阻擊日偽軍,在十里鋪附近,一舉擊潰偽軍於琛澄部,俘敵700餘名;當晚又在雙城車站設伏,正值日軍第3旅的先頭部隊乘火車2列,先後開進雙城車站,下車集結準備部署對哈爾濱的進攻。設伏的第22旅,乘敵架槍、吃飯毫無戒備的有利時機,突然從三面發起攻擊,以猛烈炮火和機槍火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