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情況怎麼樣?”
“你找到人了嗎?”
面對滿臉期盼與焦急的師弟們,她悅聲道:“嗯……當然!事情已經辦妥,他們若要再起打劫之意,那也得先拿得動刀子才行。”
伴隨著連綿不絕的經文,大家簡單地將這數十位曾與有說有笑的蒙難路友用遍地可見的石頭埋葬完畢,古河灘上突兀出了一個巨大的墳墓。
事畢,唐僧黑著臉起身,一言不發地騎馬上路,他的目光很淒涼,並對悟空所辦之事跟本不過問,就好象遺忘了一般。很顯然,即便僅僅是這廢去武功的做法也是勉強同意,並非這位僧人所樂見,可能他還後悔了此前衝動之下的允諾。
古河灘就如歡信所言,相當好走,簡直是一馬平川,這一大隊人馬沿著坦途非常順利地抵達了阿耆尼國的王城之下。
大唐高僧要西去天竺取經的訊息早在玄奘留駐高昌國的日子裡就被眾多過往商客們廣為傳播,西域三十六國幾乎人盡皆知。如今唐僧才於城門口報上名號,守衛的官兵們便在歡迎之餘急急將這一重大的喜事通達了國王。
在等待回覆的時間裡,歡信暗下用漢語為唐僧介紹道:
阿耆尼國東西長六百餘里,南北寬四百餘里。國之都城周長六、七里,四面據山,道險易守,這裡氣候和暢,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出產穈黍、宿麥、香棗、蒲萄、梨奈等物。
該國風俗質直,其文字取之於天竺。其人民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之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概遵天竺。蓋阿耆尼國之名稱,系由於焉耆、烏耆等名,含有火之意。
等了很久,得到指示之後,唐僧一行被士兵們迎往王宮。
雖然得到國王的歡迎,但玄奘始終板著臉,這路上發生的兩件惡事以及歡信所說的話使得他對阿耆尼國的想法發生了改變,這個國家連王城附近治安都管理不好,就更別說教化民眾誠心向佛了。
還未到王宮,便遠見阿耆尼王早已親率大臣出來迎接,此情此景叫唐僧回憶起了義兄,他隨即拋開煩惱,展現出笑容來。
“哈哈哈……”阿耆尼王熱情地笑迎道:“本王日思夜想,終於盼來了玄奘*師,歡迎法師來到我阿耆尼。”
唐僧愉快地率領弟子們行僧禮,並回道:“南無阿彌陀佛,玄奘見過尊王,尊王萬福。”
寒暄過後,阿耆尼王延請法師入宮供養。
才剛剛安歇下來,身處一旁的歡信在沒有請示唐僧的情況下便不失時機地趕緊命手力們呈上禮物——貴重的上品大綾一匹。
兄長的禮物與信是相互搭配的,於是唐僧也連忙取了信遞過去,“有請尊王過目。”
阿耆尼王對得到禮物很是高興,但見到信卻不解,“法師,這是什麼東西?”
唐僧歡心道:“這是貧道的兄長專門寫給尊王的信。”
“哦,給本王的信……”
阿耆尼王稍有迷糊,他當即便開啟信件來看。不承想,剛看了個開頭,這位國王就露出了一臉的黑線。
唐僧見狀不知為何,孟贏溪也是,她疑惑萬分地心念:“咋地了……一封高昌國王親自所寫的討好信還能叫人皺眉頭?這太奇怪了!難不成這兩個國家有過節。”
“玄奘法師,本王國事繁忙,就不相陪了,告辭!”
讀完信,阿耆尼王冷冷地拋下一句話,黑著臉率眾大臣拂袖而去,他這前後反差巨大的態度叫唐僧一行大為震驚與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