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餼觶��乙��諧な奔淶木�淖急贛爰蘋��

當時是2003年,下一次的州長競選是在2006年的12月,而初選時間是2006年的春天。誰有可能在共和黨的初選中嶄露頭角呢?為了贏得初選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做些什麼準備呢?民主黨中也會有人在2006年春天的初選中勝出,但是現在我們必須要集中精力考慮的是如何先在共和黨的初選中獲勝。競選計劃開始了。

但是就在2003年,時任州長格雷?戴維斯(Gray Davis)遭遇信任危機,人們強烈要求進行投票來決定是否罷免他。就這樣,一個通向州長之位的大門突然敞開,施瓦辛格也已經做好準備。施瓦辛格的話說得很好:“歷史性的選舉已經到來,因為加利福尼亞的領導嚴重脫離了人民。”

2003年10月7日,加利福尼亞的選民回答了兩個問題:

問題 1:(在前一年的11月份剛剛開始自己的第二個任期的)州長格雷?戴維斯應該被罷免嗎?應該還是不應該?

問題 2 :如果戴維斯州長被罷免,你認為誰應該取代他的職位?

在第二問題的後面還附有一個135名候選人的名單,其中就包括施瓦辛格。誰得到的票數最多就獲勝。結果是,戴維斯被罷免,施瓦辛格當選了新一任州長。在競選過程中,施瓦辛格曾許諾如果自己勝出,那麼將不再繼續拍攝電影。這一承諾對贏得選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施瓦辛格獲勝的秘密就在於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旦機會來臨,他就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它。

鐵幕的一個裂縫

20世紀80年代末,一個巨大的政治轉機出現在了東德。

那是從鐵幕上的一個裂縫開始的。鐵幕的這一說法最初來自於劇院。19世紀,在歐洲的劇院經歷過幾次嚴重火災後,政府強制它們在舞臺和觀眾席之間安裝了一道鐵製的幕簾,以防止大火從舞臺蔓延到觀眾席中。進入20世紀,這個詞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1946年,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把它變成了一個政治地理學標誌:“從波羅的海邊的斯德丁(Stettin)(波蘭北部的一個城市)到亞得里亞海域的城市裡雅斯特(Trieste),已經拉下了橫貫大陸的鐵幕。”社會主義國家警惕地守護著自己的領地,這一鐵幕的冷酷標誌就是那堵把柏林城一分為二的柏林牆。直到柏林牆被推倒前夕,鐵幕和柏林牆看起來似乎都是牢不可摧的。

東德的崩潰和德國的統一部分要歸因於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前蘇聯的轉變。為了避免蘇聯的解體,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開始了改革,並且放棄了對華沙條約集團成員國的領導權,同時還計劃加強與西方國家的合作。他的一系列措施促進了波蘭和匈牙利的民主化程序。從1989年末起,匈牙利開始允許東德人穿過邊境到奧地利,然後轉往西德。這樣,鐵幕上的第一個裂縫出現了。

在大批東德人逃往匈牙利的同時,東德國內反對派的力量也在逐步壯大。德共總書記埃裡克?昂納克(Erich Honecker)在柏林牆倒塌不久前還宣稱柏林牆將會至少存在50年,甚至100年,他的被迫辭職成為了社會主義政體崩潰的催化劑。

在柏林牆的西面,總理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 一直在不斷強調統一是西德的目標。儘管如此,人們對它的現實期望並不高。就在柏林強倒塌的前幾天,西德還進行了一次關於人們對於統一期望的民意調查。結果,80%的人都說自己希望德國能夠統一,但是隻有3%的人相信這一願望能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實現。

定見9 成功靠的是利用機會(2)

1989年11月9日,我從法蘭克福飛往華沙去會見一些商會的領導。到達酒店後,我習慣性地開啟CNN,結果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成百上千的人們正在翻越柏林牆,而從1961年8月13日開始,先後已經有190個人因為翻越這堵牆而被擊斃。很快,人群就翻了過去,受到了含著淚水的西德人的熱烈歡迎,他們也從四面八方湧來見證這一彷彿出現在夢中的場景。這一切來得似乎太突然了。

11月10日一大早,我乘坐第一班飛機飛向柏林,想要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一直在為德國的統一而努力的總理赫爾穆特?科爾也沒有想到柏林牆的倒塌來得那麼快,但是他很快發現這是一個打破鐵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