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城市的生活環境又是怎樣的呢?在城市中只存在一種人際關係,那就是“站前餐館”的關係。所謂的“站前餐館”,就是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場所為便捷旅客所開設的用餐場所,到這些餐館用餐的人絕大多數都屬於一次性消費的顧客。因此,這些餐館沒有必要為味道或者服務而花費心思,它們只要開設在顯眼的位置,並且提供適當的價格和供餐速度等條件就足夠了。而這樣的現象同樣反映在城市中人們的交際關係上,比如近些年來發生在年輕男女之間備受爭議的“一夜情”,該詞彙的出現,也是人們因不想受到感情上的傷害而出現的社會產物。
21世紀的年輕人都以“酷(cool)”作為人生的信條。維基百科對這個詞的定義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冷靜和安靜,不失自我調節能力並持有獨立的態度。”這種生活態度不支援肢體接觸的關係,而是傾向於以保持一定距離的獨立生活作為條件。這樣的生活沒有親密所衍生的激烈情緒,即使分開也會因彼此間模糊的記憶而減少內心的傷痛,所以這樣的生活狀態備受現代年輕人的青睞。
雖然減少了內心的痛苦,但與此同時,我們所失去的部分也是不容忽視的。試想一下,跟一個見過一次面並交換名片的人再次相見的機率有多高?即便是在一起工作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人,在其跳槽後,也很少會繼續保持聯絡。相反,在生活中欲圖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卻成數量級增長,但是關係的平均深度卻在成反比例下降,漸漸地,一次性的交際成為關係交涉中的主流。
“反正以後也不會再見面了,就算拿著我那份跑掉又能怎麼樣?這麼大的城市,他能找得到我嗎?”
佔盡便宜、溜之大吉的想法在這些人的心裡逐漸根深蒂固,從而使人不自覺地扮演了危害他人的角色。但是在這種社會趨勢下,這些心懷鬼胎的人總有一天也會淪為被害者,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越發地激起人們的警惕心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情誼成了天外之物。所以人們總是耐不住空虛寂寞,希望有什麼東西能代替彌補,換句話說就是難以感到慾望的滿足。
就這個意義而言,可以說人類有兩個胃:一個是存放在肚子裡,時刻保持消化功能運作的胃臟;另一個則是幽靈胃臟(phantom stomach)。本來一個人的胃臟空虛的時候,大腦的食慾中樞就會感覺到飢餓,併產生出想吃食物的慾望和行為。但是幽靈胃臟發出的訊號卻不是在胃臟空虛的時候,而是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當人們感覺患得患失、情緒低沉的時候,這種飢餓的訊號便會隨之出現,之後便與腹中的胃臟形成相同的運轉規律。
當真正的飢餓感來臨時,我們可以透過食用食物的方式來緩解這種飢餓感,但是當精神上的飢餓感出現時,即便吃得再多也感覺不到滿足,這就解釋了暴飲暴食的原因。但是在沒有辦法填補精神空虛的時候,人們也只能以食物來解決當下的困擾。自然而然地,無法填補的幽靈胃臟就會因無法得到滿足而繼續號啕叫嚷——情緒飢餓的痛苦就在於此。
無緣無故地感覺到孤獨和悲傷,卻找不到訴說心情的朋友;自認為關係不錯的朋友,他的生日派對卻沒有受到邀請;平時信任的合作伙伴,突然不念舊情地背信棄義:在這些時候,不妨嘗一口你手中的巧克力派,或許能幫助你消除突如其來的飢餓感。一個人過於飢餓的時候性格會變得暴躁起來,這樣很有可能會讓你做出悔不當初的事情。
我也經常會在外來診療室或研究室裡放上一兩塊巧克力派或者巧克力威化條,當然,這也是為了防備突如其來的低血糖。低血糖和衝動情緒並不是只有在飢餓的時候出現,有時患者們的情緒飢餓和自己的情緒短缺相互碰撞,也會引起強烈的空腹感,在這時,巧克力派便成為緊急的治療藥劑。
吃完飯後如果你還是感覺到飢餓,不妨給你腦中所想念的人打一通電話,確認相互的存在,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時飢餓感會隨著內心的滿足和平穩而逐漸地消失。但若是擔心對方還以冷漠的態度對待或者電話那頭始終是長串的忙音,那就咬一口巧克力派,在其甜膩的味道里繼續等待。只要你不放棄,一直等待著機會的來臨,在你的生活中早晚會出現一個讓你滿意的人。趁你沒有吃掉一箱巧克力派之前,把握住機會吧。
大雁爸爸,放棄了自我實現的人
“大雁爸爸”們之所以會做出如此犧牲,是因為他們認為子女就是其自身的一部分,也是其個人生命的一個延伸。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韓國社會一樣,在“我”和家族之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