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強調,新政中的政策也並不是一直都是彼此相互支援的。舉個例子來說,《國家工業復興法》在提高工資和物價的同時,貨幣供給也開始膨脹了。如果我們忽略人們的預期,只關注凱恩斯效應,那麼政策就相互衝突了。國家復興局的法規將日益加劇的貨幣擴張引導為物價的上升而並不是生產的擴張。如果我們關注一下蒙代爾效應,這兩種政策看起來是可以一起作用的。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如果NIRA改變了人們的預期並且降低了實際利率,那麼貨幣擴張就沒有它看起來那樣重要了。而且,如果貨幣擴張降低了實際利率,那麼NIRA就沒有什麼積極的意義了。所以這些政策組合的作用效果的評估依賴於對人們預期的精確研究。
在1933年至1937年的快速復興之後,經濟經歷了重建,雖然有短期的緊縮。1937年的蕭條很明顯是由於政府的政策導致的。高就業政府盈餘在1937年有著顯著的增長。高就業政府盈餘主要是指政府的支出小於政府的稅收收入,這些稅收收入是由高就業帶來的。 1936年需要支付一筆數額巨大的退役津貼,這是繼1931年之後的再次支付,高就業政府盈餘的增長在這筆支出後終於停止了。財政緊縮開始了。
在這個時候,聯邦儲備也因銀行系統超額準備金的數量而敲響了警鐘。即使在有困難的時候,銀行也有強大的準備金做緩衝,美聯儲因此認為它失去了對貨幣政策的控制力。
為了結束這些超額準備金,美聯儲在1936年將法定準備金上調到原來的兩倍。這個政策的宏觀效應無法預期,只是超額準備金消失了。但是銀行對它們超額準備金的規模並不是無動於衷的;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它們採取緊縮的政策來重新建立超額準備金。貨幣緊縮產生了。
隨著目前人們逐漸褒獎貨幣緊縮政策,歷史學家卻對這兩種政策哪種作用效果更大一直爭議不休。但是比起經濟對政府政策的依賴而言,這種分歧並不那麼重要。如同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緊縮中那樣,政府在1937年又一次證明了它收縮經濟的能力。失業率在1938年顯著上升,經濟的蕭條使充分就業延遲了幾年才實現。20世紀30年代的記錄之所以看上去如此慘淡,部分是因為20世紀30年代晚期又出現了一次經濟蕭條。這種蕭條的反覆表明人們並沒有從大蕭條中吸取多少教訓。凱恩斯的宏觀理論在1936年才出版,並且之後很多年都沒有被人們廣泛地接受。否則它就會教導我們,完全的復興並不是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20世紀30年代期間,透過維持美元的對外價值從而將復興的果實傳播得更廣泛,這種記錄清楚地揭示了多重目標的存在。
1937年的蕭條來得猛烈但持續的時間短。產量在1938年迅速下降,但在1939年又恢復了,失業率也隨之降低。這次蕭條後的恢復比之前的恢復更加迅速。它吸收了20世紀30年代期間閒置的勞動力。顯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促進經濟發展的需求。但是這種擴張是在美國參戰之前,甚至是在美國生產得益於希特勒戰敗前。對納粹進攻的恐懼感的迅速上升,刺激了重新出現的黃金流入,這導致了貨幣供給的恢復,貨幣供給的增長甚至超過了之前增長的速率。這次的貨幣擴張是美國走出大蕭條的最後推動力。
第13章 20世紀的銀行業和金融(1)
尤金·N·懷特(EUGENE N。 WHITE)
引言
為20世紀美國經濟增長融資的不斷擴大的資金流動受金融創新和政府管制交替更迭的影響。20世紀初期,隨著競爭的阻礙因素的減少,市場的一體化趨勢加強。但是金融體系還很不穩定,安全性和合理性只是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聯邦儲備體系和新政盡力保護儲蓄者和投資者。隨後的穩定局面證明這些保護措施是成功的,這些政策似乎很成功。但是大蕭條期間和20世紀80年代發生的股市崩潰和銀行業危機,暴露了這些政策的侷限性。在特殊利益的驅使下進行的銀行業和金融改革建立起了一個複雜且繁瑣的管理體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壓力促使傳統的金融中介萎縮,新的機構和市場得以發展。只是在20世紀最後的20年裡,在整個金融系統陷入通貨膨脹和停滯局面之後,美國才開始全面解除金融管制。新政實施前的趨勢再次顯現,各種金融中介之間的區別削弱了,金融市場的一體化增強了,效率也提高了。
戰爭和和平期間的聯邦儲備:1913—1929年
1913年,為了防範銀行危機建立了聯邦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