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一方面允許學生帶弟妹上學,還允許部分學生遲到早退,讓他(她)們回家幫助家中做些事情。因此,春生班很少有流生,入學率一直居全公社全茅。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 學生家輪膳
農村小學沒有食堂,開始時春生在大隊支部書記家中用膳,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支書對春生說:“老師,我們經過商量,決定由學生家長來輪膳,明天你先到第一生產隊隊長家中吃飯,他會來叫你的。”他停了一下,繼續說:“除了幾個困難戶不輪外,你算算看,每個學生得輪幾天。”說著他掐著手指數著困難戶的戶數。
春生算了算,說:“每個學生輪四天就差不多了。”
“那好,這樣你可以更安心地教書了。”就這樣,春生開始在學生家中輪流用膳。
學生家長十分好客,他們總要拿出自己家中最好的菜餚來招待老師,因此,每天吃的菜餚雖然不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但每餐卻有葷有素,非常豐盛。有的家長在老師輪膳的同時,來家上工的木匠、蔑匠等也安排這幾天,這樣可以省去一筆買菜的開支。
有一天,春生到一學生家中吃飯,剛好兩位木匠師傅也在該學生家中上工。吃飯時,木匠師傅的規矩可嚴了:夾菜時只夾靠自己一邊的,不久,每個菜碗靠自己的一邊成了一個小坑。盛第二碗米飯時才開始吃肉,年長的那位木匠師傅招呼春生說:“老師,吃肉,吃肉。”
“好,謝謝!”春生點了點頭。坐在木匠師傅旁邊的那位年輕人,看來還不到二十歲,大概是他的徒弟吧!徒弟見師傅招呼春生吃肉,就毫不客氣地夾了一塊豬肉放到自己碗中,吃將起來。當時,“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剛過,每人的肚子都比較空,盛飯用的是不太小的龍泉碗,也叫藍花碗,每餐得吃上兩碗才能填飽肚子。只見那位木匠師傅很快將第二碗米飯吃完了,但他並沒有放下手中的筷子,只見他手拿筷子在空碗中不斷地撥弄著,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這下可把春生搞懵了,後來,他才渙然大悟:原來他是在催徒弟快點吃,按照規矩,只要師傅一放下筷子,徒弟就不能再吃了。為了不使徒弟餓肚子,所以他才不得已做出以上的動作。
按照農村的習慣,每天中飯到晚飯之間還安排老師吃點心,每天的點心決不會一個樣,學生家長變著法兒給老師換花樣:有炒年糕、炒粉幹、蛋炒飯、湯圓、蒸糕、麥卷等等,一般由家長送到學校來吃。春生在學生家輪了六、七年膳,全村每戶人家的飯基本上都吃過了,有的是吃了多次,春生實在不好意思再輪下去了,就決定自己燒飯。雖然這樣,但是每逢農家有婚娶、造新房子等喜事,一定要請老師吃酒,以示尊重。碰到象清明、端午、中秋這些節日,學生還作興給老師送清明餜、粽子,你非收不可,不收會說你看不起他。因此,到了這些日子,春生天天吃學生送來的印餜啊,粽子呀。有時仍然吃不完,不得不叫學生家長幫著吃,否則餿了太可惜 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4 結識鄒大爺
農村小學沒有教師宿舍,春生只好被安排在一名學生家長的樓上借宿,這戶人家的主人叫鄒春田,鄒大爺讀過幾年書,喜歡聽說書,看戲文,尤其是《說唐》、《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的故事情節。他為人隨和,通情達理,思想不守舊,處理事情干脆利索,春生十分樂意和他聊天,不久,春生便和他成了老朋友,一有空,他倆常在一起聊天。什麼政治歷史,天文地理,天南海北,天涯海角都聊,顯得十分投機。
有一次,正聊在興頭上,春生突然問:“大爺,村上人都說你年輕時得過什麼寶藏,這可是真的?”
鄒大爺哈哈大笑:“哪有什麼寶藏可得,不過……”
鄒大爺給春生講起了他年輕時的一些情況:
“當時我們兄弟三人我是老大,父親死後我就當了家,十幾號人在一起生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家處事要公道,只有你當家不為私心,兄弟姐妹才會聽你的。再說什麼事都要一碗水端平,家中的一切收支透明度要高,我有一本家庭收支帳,進進出出的收支情況全記在上面,兄弟們可以隨時檢視。直到現在,我還有記帳的習慣。另外,我牢記一個道理:“家和萬事興”,我們兄弟仨很團結,很齊心,像一個人一樣,家中的大事一起商量,一起籌辦,各有任務,各有責任。
“記帳不僅僅是給弟弟們看的,一年下來,家中大概有多少收入,所有支出得多少。這樣,可以划算一下來年的事情:哪些收入可以抓住,除去正常的開消外,可以辦哪些大事?在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