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本概念,這一步非常重要。
例如,下面這個人目前處在“C”點,位於標尺上了解程度低的一端。箭頭表示我們的目的是在標尺上把她從左向右移動,代表她瞭解一個想法的過程。
這個標尺是本書核心內容的一部分,是演示的圖解工具。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討論的大多數觀點都會繪製成圖,以便建立一個簡單易用、便於記憶、形象生動的工具,在考慮及制訂演示計劃時使用。
我們還是回到安德烈遇到的演示難題吧。
現在,安德烈的研發小組發現他們遇到了一個演示難題:產品推廣受到了演示方式的限制。
因此,研發小組決定從他們自身開始解決這個難題。作為研發者,他們對這個產品瞭如指掌,因此,他們把自己繪製在標尺右側最遠端的“Y”附近。透過與早期使用者交談,他們知道這些人也非常瞭解產品,因此他們也處於標尺非常靠右的位置,在“U”點附近。這樣,標尺就變成下面的樣子:
很顯然,準備演示產品的人對產品的情況掌握得也很充分。他們瞭解這個產品,對自己這方面的知識有信心。當然,我們在第3章已經討論過,在演示時經驗豐富不一定有好處。安德烈的研發小組與這些早期使用者有可能受到了知識的“詛咒”:他們對產品非常熟悉,因此很難想象這個產品在不瞭解的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在標尺上,越靠近“Z”,知識的“詛咒”就越強,就可能引發多個問題。
首先,在假設人們的瞭解程度時,研發小組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其次,早期使用者更有可能使用技術性語言描述產品的功能和好處,而不會根據別人缺乏經驗這個情況做出調整。可能就是這些因素導致安德烈在推廣產品時遭遇到難題:演示者沒有考慮處於標尺另一端的人。
安德烈越來越清楚當前他所面臨的情況:瞭解並信任產品的人都在標尺右端一字排開,而這一端的人都受到了知識的“詛咒”。同時,產品面對的市場很廣闊,而安德烈知道,大多數潛在使用者都分佈在標尺上從“A”到至少是“N”的各個位置。
在使用這個標尺後,安德烈可以看出在瞭解產品的人與不瞭解的人之間還有巨大的空間。他必須對目標市場做出假設。因為產品是針對主流市場的,所以他必須假設構成目標市場的人群分佈在演示標尺的所有位置。
在這之前,安德烈和早期使用者已經對人們對這個產品的瞭解程度做出了假設,接下來,他必須重新考慮了。透過與當前使用者的討論和交談,他的團隊瞭解了這些使用者在對他人演示這個產品時採用的方式。有了這個資訊,他們可以判斷,這些使用者在作演示時認為人們的瞭解程度至少到了“L”的位置。
現在,他們已經很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了。由於知識的“詛咒”,安德烈的研發小組和早期使用者對人們已經瞭解的資訊做出了假設——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他們的演示對於目標市場中非常瞭解這個產品的人有吸引力,但是卻把大多數潛在使用者拋之腦後了。從下面的標尺可以看出來,當前的演示沒有觸及主流市場。
安德烈看到產品的目標使用者在標尺上的分佈情況,立刻明白演示對產品的市場銷售潛力的限制。他和團隊在產品研發上花了太多時間,所以沒有接觸過市場,在演示產品時無法讓潛在使用者在產品的使用方面樹立信心。
現在,安德烈清楚自己遇到了什麼樣的演示難題,於是他立即開動腦筋,尋求解決方法。接下來,他想到了一些很重要的問題:
●你怎麼知道演示從哪兒開始?
●你是怎麼考慮標尺上各個位置的人的?
●哪些想法和策略可以使演示發揮作用?
●怎麼才能使人們在標尺的位置向右移?
在這裡,我鼓勵大家好好考慮自己遇到的情況。安德烈是一位企業家,但是不管我們遇到哪些演示難題,這個標尺都能幫我們思考。問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吧:
●就某個特定觀點而言,你在標尺的什麼位置?
●受眾在什麼位置?
●你認為他們瞭解多少?
●你當前的演示是要讓標尺上所有人都滿意嗎?
●他們應該滿意嗎?
在交流時,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反映的也許是交流中的最大難題:我們對人們已經瞭解的資訊做出了不準確的假設,而這些假設會限制演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只要使用演示標尺,我們在進行思考、討論並制訂演示計劃時就會十分方便。
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