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鎮華老師經歷了舞臺上的驚喜、輝煌、失意和振作,他的表演進入化境。他提出〃封箱〃,我深感遺憾,甚至還有幾分難過,因為還有太多人沒見過他的好,我相信:但凡看過他的表演,你或許就會愛上崑曲……哪怕你對崑曲一無所知。
記得2009年1月17日晚上19點,我從山東趕到上海大劇院主持〃計語華章……計鎮華崑曲傳承藝術專場〃。計老師率領著他天南地北的眾學生傾情演繹,又一次震撼了臺上臺下的我們。從這些學生身上,我看到了幾分計老師的影子,這就是一脈相承的〃傳幫帶〃。在演出進入尾聲之際,我激動地表達了蘊藏心裡已久的〃一家之言〃:半個世紀的崑曲人生,計老師以老生行當為崑曲開啟了嶄新的局面。計老師的傳統戲有創新,新編戲有傳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繹風格,如今也有滿天桃李。儘管新中國成立後,種種原因很少有流派產生,但此刻我想說,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把〃計派〃叫響吧!
我的感言,得到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響應,中國京劇研究所所長趙景勃等專家也紛紛上臺發言,支援這一說法。
我曾問過計老師,國家財政部和文化部每年要給崑曲撥1000萬元,您認為這錢最應該用在哪兒?他說,應該用在傳統崑曲的整理和恢復上,這是保住崑曲的最好辦法。一些院團投入了幾百萬排新編戲,能留住的、能傳下去的有幾齣?傳統戲本子雖然是老的,但是演員生活在新時代,演員完全可以賦予人物時代感。崑曲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歸會有所變化,但有些強調改革、創新的新劇,我認為離開傳統崑曲太遠了,看了以後總感覺不像崑曲。
?張元秀的十六個瞬間
馬 蘭:情歸何處(1)
ma lan
大家對〃馬蘭〃這兩個字一定都不陌生。
我就是這樣,小時候聽過童話劇叫《〃馬蘭〃花開》;長大以後聽說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的地方也叫〃馬蘭〃;上了點〃歲數〃,別人給介紹的保健食品野菜又叫〃'馬蘭'頭〃;全國不少地方都有西北人愛吃的〃馬蘭拉麵〃……
我最熟悉的〃馬蘭〃,是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的馬蘭。
素描馬蘭
馬蘭在海內外華人中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二十世紀最後的二十年裡,馬蘭憑藉她的綜合素質使黃梅戲變得典雅、大氣。她的舞臺呈現,品味高雅而又充滿生命力,把傳統藝術和現代精神結合得恰到好處。並且黃梅戲本身所固有的清新質樸、天然可愛的特點依然還在,於是,與時俱進的黃梅戲擁有了更加寬闊的舞臺和更多層次的觀眾。無論是《女駙馬》《小辭店》這樣的老戲,還是《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鞦韆架》這樣的新編劇,統統都打上了〃馬蘭特質〃。
1996年我在石家莊河北劇場看她的《紅樓夢》,帶給我的震撼決不遜於同名越劇的經典;1998年我在安徽大劇院看她的《女駙馬》之《狀元府》,帶給我的審美愉悅決不遜於前輩大師嚴鳳英。
她的唱腔純樸,灑脫,不事雕琢,有種返璞歸真的樸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細膩傳神,有種玲瓏剔透的靈性。
看馬蘭的黃梅戲如同欣賞一幅氣韻流動的書法作品,單看區域性,或巧或拙,不盡相同;感受全域性,濃淡疏密,和諧統一。形象地說,馬蘭和她的黃梅戲已經走在了這個劇種
馬 蘭
黃梅戲名家,曾多次榮獲舞臺劇全國最高獎項,電視劇表演全國最高獎項。2007年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佳藝術家終身成就獎〃。被學術界認為〃當代把東方藝術傳統和現代精神結合的最好的極少數表演藝術家〃。
?的最前頭,產生的影響一度超越了劇種本身。
一直認為,馬蘭是黃梅戲一面奔跑的旗幟。突然有一天,這面旗幟停止了奔跑,且長達八年之久,讓人惋惜痛心。
2008年12月12日,久違的馬蘭帶著全新的音樂劇《長河》重磅出擊。集合了多位華人藝術大家心血的中國第一部大型原創音樂劇《長河》於當晚在上海大劇院首演,我專程前去觀看。在《長河》富有氣質的入場券上,寫著這樣一句宣傳語,〃一次跨界實驗的美麗組合,一群藝術頑童的移位創造〃。《長河》由余秋雨擔任總策劃和劇本創作,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著名音樂人鮑比達作曲,設計師張叔平操刀人物造型,主演是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光看這些名字串在一起,相信大家都會有期待。
但我看得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