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那不屑的神色,我猜他一定是在想,我張天師是何等人也。在我的面前誰敢說自己有本事?況且這還是一個乳臭未乾毛孩子。居然敢拿他和本天師相提並論,簡直就是笑話。

我也不惱,趕緊恭維他說。自己只是個剛入門的初學者,怎敢在當代天師面前妄稱本事。只不過因為李總老家和我鄰里鄉親,因為早就耳聞天師的大名出於崇敬,而李總又不嫌棄我們這些窮親戚,所以才有機會在這兒一睹天師的仙容。

張天師一聽我對他的盛讚,也不再惱怒。大袖一拂朗聲笑道:“不妨事,不妨事!當今天下道法衰微,難得這位小道友還能對道法有如此執著。讓後輩看看真法,長長見識也算是功德一件。今晚我開壇做法,道友可以到現場旁觀。”說完臉上得意之色不減反增,彷彿他剛才給了我一個巨大的恩典。

我之所以不和他計較,是因為:其一,我向來不太喜歡與人爭論,覺得費神且無意義。

其二,師父曾經再三強調,要我不能輕視他人之法,博採眾家之長。

張天師之名大家都很清楚。張天師乃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是也,據傳聞張天師曾於蜀川鶴鳴山斬殺六大天魔,降服億萬鬼兵。並規定人行於晝,鬼行於夜;陰陽兩界,互不相擾。才換得蜀地百姓的安定生活。他創立的天師道,又稱五斗米道是道教的起源。

傳說張天師不僅自己和夫人白日升仙,還將太上老君親傳的秘法符籙留傳給子孫後代。其嫡傳子孫將天師之名代代相傳,守衛著陰陽兩界的秩序,至今有65代天師。

也有說,其實天師的傳承早已斷絕,如今的張天師後人雖有天師之名並無天師之能。當然這只是坊間流傳的事情,我並沒有和天師的傳人接觸過。無法判定傳聞的真假。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這樣一個傳奇式的人物齊名的人。即便名號是靠沽名釣譽得來的,也多少有一點點真本事才行吧。

這位天師在我表明了立場之後,也不再和我敵對。相反對我拍的馬屁很是受用,一頓飯下來我基本瞭解了他的一些情況。

張天師住在廣西,本名張正道。十多歲的時候拜入一個茅山術士門下,出師之後遊歷四方去過茅山派的起源地江蘇茅山,又去過茅山聖地龍虎山(龍虎山也是天師道的聖地)覺得道士比遊方術士更加有氣派,於是就出家做了道士。

這次李國強是費了不少的人脈關係,才將天師從廣西請到四川來。而且還是李國強親自開車去接的,大有三顧茅廬之勢。天師這才答應過來,並且事成之後至少收十萬塊幸苦費。

感情天師的出場費都是十萬起價的啊,難怪頭上別支玉簪都是上等翡翠。和那些別木簪的窮道士是有區別啊!

酒足飯飽之後,李國強便帶張天師去賓館午休。對於大神級別的人物李國強自然不會怠慢,天師下榻的是五星級賓館。趁著天師休息的檔口,我自然是修煉心法。而李家父子則守著茶藝師,喝那莫名其妙的功夫茶。

張天師午休過後,也加入飲茶的行列。從張天師的言談上可以看出,他對老李的安排相當滿意。並且一再表示今晚就去工地上一探究竟,三天之內一定讓老李的工程能夠順利開工。

李國強一聽天師信心滿滿的打下包票,自然是滿心歡喜。邀請張天師出去逛逛,瞭解瞭解成都的風土人情。誰知道這張正道確是個嗜茶如命的主,坐在茶桌上了哪還肯下來。

於是我們三人只好陪著老張一起品茶。張天師要喝有地方特色的名茶,李國強便點了產自峨眉山的竹葉青。至於為什麼叫竹葉青我就不明白了,對於我這種門外漢來說。所有的茶葉看起來都差不多。

不過這竹葉青的味道卻還是有些特色,熱茶喝下去有一絲涼意從舌尖慢慢散開,一直隨著茶水沁入喉嚨,一小杯茶下肚許久嘴裡都還有茶香。至於那亂七八糟的茶藝我是壓根兒就看不懂的。

張天師左手端起茶杯,右手抱著左手。細長的吸了口氣,應該是在聞茶香。然後輕輕地飲了一口,再飲一口,最後再仰頭一飲而盡,之後再把杯子翻過來給大家看看。李國強喝茶的姿態也陡然變了,和張正道差不多慢慢看,慢慢聞,慢慢品。完全搞不懂他倆在幹嗎,喝個茶而已至於搞得這麼複雜嗎?

一談到茶張天師更是滔滔不絕,從採茶到做茶,到泡茶,到喝茶每一樣都頭頭是道。我還是第一次發現茶裡面的門道這麼多,以前也瞭解過關於喝茶的一些小知識。知道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沒想到博大到這麼複雜的程度。

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