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600萬?

這並不是個小數字。

朱洪波上任後,就要面臨這個數字。

不過,他基本上完成了這個目標。

因為,當年的銷售收入是580多萬。和600萬相比,僅差20萬,算是基本實現了預定目標。

當然,在百度進入到第10年的時候,每個季度的營收基本上都是以“10億”為單位了。

這和當年全年營收數百萬成為了鮮明的對比。

而且,這個時候,百度又悄然多了一個對手。

一個很可怕的對手。

對於李彥宏和朱洪波來說,如果不能在爭奪網民的數量方面戰勝這個對手,百度就很危險。

。。

新的對手:Google

為什麼說是“新的對手”?

因為此前百度沒有碰到過有重量級的對手。

2000年初,百度成立時,幾家大門戶所使用的搜尋引擎主要是美國公司或我國臺灣公司提供的,搜狐用的是美國歐姆龍公司的“Verity”,網易用的是美國的“Alt*ista”,新浪用的是中國臺灣的“Openfind”,263、中華網用的是中國臺灣的“龍捲風”。

總之,幾個大入口網站沒有一家用的是大陸本土的搜尋引擎技術。

當時,國內僅有“搜尋客”、“悠遊”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商業性專業搜尋引擎公司。

而且,他們的實力有限。

所以,百度才得以找到了“藍海”市場。

註明一下——《藍海戰略》當時還沒有出版,但這並不妨礙李彥宏用來指導創業。

作為技術提供商,百度用很短的時間在市場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就壟斷了市場。

現在,距離百度成立已經有了兩年的時間。

兩年的時間,網際網路領域出現的變化是驚人的。

此時的中文搜尋引擎市場,早已不是當年百度剛進入時那麼荒涼。

最大的變化就是多了六個字母:Google。

Google是個什麼東西,竟然如此可怕?

它是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

可怕。

它的市值最高的時候,超過了2 000億美元,這相當於很多中小國家全部企業的價值,真正的富可敵國。

非常可怕。

其實,李彥宏與Google的創始人還有過一面之緣。

1998年4月,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

李彥宏與Infoseek公司的技術總監威廉·張一起參加在這裡舉行的國際網際網路大會。

當時的李彥宏正在矽谷的Infoseek公司擔任技術主管。

在這次網際網路大會上,李彥宏與兩位斯坦福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交流。

這兩位大學生就是後來創辦Google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沒想到,僅僅三四年的時間裡。

這兩個傢伙的Google像武俠小說中突然練成絕世神功的高手一樣,相繼把Infoseek、Yahoo等曾經的搜尋引擎巨頭砍落下馬。

Google早在李彥宏創業之初就推出了中文搜尋網站。

佔據了時間上的優勢。

當然,由於它是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在技術、人才、財力方面肯定是創業之初的百度所不能比擬的。

評價搜尋技術有四項主要指標:頁面反應速度、相關性、索引量、內容更新頻率。

這四項主要指標當時的百度全面落後於Google。

網際網路的世界裡,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Google能夠把打敗以往的搜尋巨頭。

那麼,在中文搜尋引擎領域,百度就有可能打敗Google。

怎麼打敗Google?

與全球領先的Google比技術?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人力、財力,百度都明顯落下風。

但李彥宏當時發現了Google的一個致命的弱點。

Google只懂技術,不懂怎麼去推廣自己的品牌。

而且,當時的Google在中國的土地上,竟然沒有派駐一兵一卒。

在美國本土,Google就是以網民相互間的口碑傳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