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增壓柴油引擎,最高動力輸出超過400馬力,搭配艾力森公司的全自動變速箱。“雲豹”裝甲車除了基本的人員運輸和步兵戰鬥功能外,還可以加裝多種武器系統和任務套件,目前的車型配備戴爾科防衛系統公司炮塔,同型炮塔也配備在美軍L*…25輪式裝甲車和M…2/3步兵戰車上,炮塔裝有M…242型25毫米速射炮;輔助武器為毫米同軸機槍,炮塔上方的一挺1毫米機槍或40毫米榴彈發射器,火力與歐美同級裝甲車基本相當。“雲豹”採用3加6的乘員配置,也就是車長、駕駛員、射手和6名全副武裝步兵。每臺車造價4000萬新臺幣,但這只是車體價格,並不包含炮塔和武器。
。 想看書來
瓦罕走廊的地理學和歷史學(1)
長400公里,寬僅3…5公里;1000多年前,法顯、玄奘從這裡走過;100多年前,它曾是英國和沙俄在中亞的勢力分界線。阿富汗戰爭爆發後,它一度成為西方人口中的“恐怖走廊”
在2009年以前,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瓦罕走廊在哪裡。
2月2日,美國一位高階官員表示,北約可能會要求中國在中阿邊境開放補給線,以支援北約在阿富汗的行動。具體的地點就是連線中阿兩國的無比狹長的瓦罕走廊。北約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部分原因在於經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補給線不斷遭到襲擊,北約正在為尋找替代補給線進行外交努力。一些北約國家已經開始透過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向阿富汗駐軍運送物資。
是否向北約開放瓦罕走廊,這已經屬於國家外交決策的內容,非長篇論文不能釐清。但是瓦罕走廊本身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沛的歷史內涵值得我們逐一探究。
帕米爾高原上那一根細線
從俯瞰視角的衛星照片上看,瓦罕走廊是那麼的細長,在帕米爾高原南側的群山間蜿蜒迤邐。兩側高山萬仞,人跡罕至,唯有此一河谷可以通往東方。從地圖上看,阿富汗的國土形似樹葉,瓦罕走廊就是這片樹葉的葉柄,葉柄的這頭是噴赤河大拐彎處的伊什卡希姆,那頭就是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細長的葉柄被北方的塔吉克和南方的巴基斯坦夾在中間。一條走廊溝通四國,堪稱罕見。
地理教科書上這樣解釋瓦罕走廊:瓦罕走廊,也稱阿富汗走廊,位於阿富汗東北部,東西走向,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塔吉克相鄰),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最險峻高聳的東段(與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公主堡。北隔噴赤河和帕米爾河與塔吉克相鄰,南接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爾北部地區,為連線四國的重要通道。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90餘公里。
瓦罕走廊東西長約400公里;其中阿富汗境內約300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窄處僅15公里;中國境內約100公里左右,寬約3…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
瓦罕走廊其實被牢牢夾在帕米爾高原與高聳險峻的興都庫什山之間,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較低。若將走廊一分為二,其東部地區主要生活著在阿富汗人數很少的吉爾吉斯人(瓦罕走廊是其主要棲息地),西部地區主要生活著塔吉克人(是阿富汗第二大民族,佔阿人口30%左右)。上述兩大民族基本都信奉*教。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缺水的沙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飯;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帶零星分佈著一些高山牧場,雨季時易遭山洪襲擊。一言以蔽之,整個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為貧瘠的地區。
玄奘故道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瓦罕走廊曾經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史書記載,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僧人法顯從長安沿著早已形成的絲綢之路西行求佛,歸來後著有《佛國記》,法顯在書中描述經歷蔥嶺(帕米爾高原)這一段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
兩百多年後,公元627年,高僧玄奘從長安啟程赴天竺(古印度)那爛陀寺,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將其所見所聞寫成一部《大唐西域記》,是今天人們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古代歷史地理的珍貴典籍。現代印度史學家研究本國曆史時,竟不得不借助《大唐西域記》。
瓦罕走廊的地理學和歷史學(2)
《大唐西域記》記載了瓦罕走廊的一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