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損失與風險。

為了緩解次貸危機帶來的通貨緊縮和經濟趨緩,美聯儲採取了降低基準利率、大量釋放美元流動性和放縱美元貶值等應對措施,累計高達3�25%的降息幅度與不斷升高的利率差,誘致大量熱錢流出美國,在追逐高額利潤的驅動下,熱炒發展中國家股市與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而在美國向全球輸出通貨膨脹的過程中,發展勢頭強勁的越南首當其衝,深受其害——各種生產成本增加,外匯儲備一邊減少一邊縮水,加之金融之門洞開,國際熱錢來去無蹤,讓缺乏經驗的“少年之國”忙了個焦頭爛額。

為什麼大洋彼岸的感冒會讓越南頻頻打噴嚏呢?原來,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和重要的FDI來源。2007年,越南商品出口美國達100 多億美元,同比增長28%,佔越南出口總額的20�7%。可是,在美國輸出通脹、加劇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泡沫和放任美元貶值危害發展中小兄弟出口貿易與外匯儲備之際,美國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產品卻並未出現價格高漲的趨勢,這一方面與發展中國家低水平、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力密集型同質競爭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美國刻意壓低發展中國家產品價格。結果,全球能源、原材料、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市場暴漲的壓力主要由發展中國家承擔,而歐美卻得以趁機療傷。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歐盟、美國的通脹水平雖然都相繼超出了歷史警戒線,接近5%,可部分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水平卻達到了災難性的兩位數,甚至超過20%。

雖說“君子不立危簷之下”,可是如果不站在這個國際危簷之下,越南又能站在哪裡呢?

全球通脹熱浪

2007年下半年以來,在美國弱勢美元政策和國際投機資金的雙重誘導下,能源、糧食、原材料等國際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這種通脹壓力無孔不入,傳導到幾乎全球所有經濟體,導致全球各個經濟環節的所有產品應聲漲價。

次貸危機也讓包括對沖基金、養老基金、投行大鱷等在內的西方投機力量成了驚弓之鳥。為了降低次貸危機造成的鉅額損失,他們一方面誘使發展中國家主權基金為其注資,為次貸損失買單;另一方面假借發展中國家需求增長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產生衝擊為名,大肆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2008年6月3日,索羅斯在向美國國會下屬的“能源價格操縱行為調查小組”作出的書面證詞中表示:目前商品期貨指數市場的狂熱投資行為與導致1987年股市崩盤的狂熱投資組合保險行為具有驚人而且可怕的相似性。索羅斯進一步警告說,對商品期貨指數市場的投資熱潮已經產生了“泡沫”。

2008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國際油價盤中衝破100元高點,早早預示了百元油價時代的不平靜。2008年上半年,石油價格持續走高,一次次過早地突破了人們的心理預期線:120美元、130美元、145美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漲幅逼近50%!時至今日,人們現在討論的不再是100美元上下,而是下個月會不會到180美元,或者明年會不會到250~300美元。

雖然越南本國也自產和出口石油,但本國經濟強勁增長,對石油及其相關產品需求十分旺盛,石油加工提煉能力卻很弱,所以需要大量進口原油和部分成品油,而且還佔了進口份額中的較大比例。2007年來的國際油價飆升,給越南帶來巨大的衝擊,不僅導致越南貿易赤字的急劇惡化,也直接推動越南財政赤字迅速增加——越南政府為平抑國內石油價格波動,長期採取石油價格管制政策,需要對石油進口給予補貼。越南政府曾計劃在2008年上半年取消石油進口補貼政策,但在目前的通脹水平上,恐怕會投鼠忌器,相信將不得不等待通脹數字下降到一定水平才能再服此藥。

糧食價格更是牽動著以大米為主食的越南人的神經。2007年開始,國際米價飆升也對越南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是拉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主要原因。從2007年底到現在,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漲了7倍。

越南政府採取措施,限制大米出口,降低了國際米價上漲壓力向國內市場傳導程度,但糧價上漲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在越南CPI漲幅中,食品類CPI的漲幅最高——米價在一年內漲了80%。如果排除食品因素,越南的非食品CPI上漲則溫和得多。

無奈的越南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不得不接受國際輸入通貨膨脹的惡果,同時還要承擔貿易逆差擴大帶來的壓力。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高通脹與遠期匯率是一對孿生兄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