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娘的話,此案從案宗來看,疑點頗多,定是假案無疑,若微臣所料不差,此案與英王定脫不開關係,若得可能,當徹查!”
蘭州方面有關丘神勣之死的詳細奏報尚未到洛陽,可明崇儼卻已是從秘密渠道得知了箇中的詳情,心裡頭早有了定議,此時聽得武后見問,自是心中不慌,言語肯定地應答道。
“徹查?嗯,是該徹查,此等巨案斷不能草草便了之,依卿看來,何人可去查得此案?”
武后自然也不相信所謂的吐蕃人謀刺之說,更不想看著整個河西落到李顯的手中,只是如今手頭已沒了大理寺這把利器,朝政又因高宗的明詔而大半落入太子之手,武后已無法再像往日一般操控朝局,對於該如何插手丘神勣一案自是頗覺棘手,思慮競日都難有個萬全的主意,這才會將明崇儼召進了宮來。
“回娘娘的話,此案須得徹查,然,卻不可由我方去查,若不然,招人非議是一方面,更可能因此而重蹈丘神勣之覆轍,依微臣看來,越王三子既與此案有涉,不若便讓裴守德去走上一遭好了,想來以越王之能,或許真能揭開此案真相也說不定。”
明崇儼深恨李顯,但凡能給其找上些麻煩的機會,從來不肯放過,自打一得知蘭州案發的訊息,他便已開始思索對策,心中早有成算,這會兒回答起武后的問題來,自是從容得很。
“裴守德?唔,此子本宮倒是有所耳聞,據說頗具才略,由其出面,本宮大可放心,既如此,朝議之時,愛卿便舉薦於其好了。”
武后的本意也是打算將越王逼到李顯的對立面去,此時一聽明崇儼如此說法,自是不會反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而後輕輕地一擊掌,便將此事定了下來。
“娘娘聖明。”
一聽武后同意了自己的提議,明崇儼的臉色雖平靜依舊,可眼神裡卻不自覺地流露出了一絲絲幸災樂禍的神色……
第四百一十七章崛起的根底
咸亨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蘭州急報傳至洛陽,河西副都督丘神勣之死震動朝野,高宗聞之大怒,下詔明議對吐蕃用兵事宜,諸臣以天寒地凍,不合用兵時機相勸,高宗納之,然,遺怒依舊未消,下詔政事堂明議此事,議尤未決,明崇儼於二十一日上本,言明此案謎團重重,恐另有蹊蹺,要求徹查全案,太子李賢深以為然,召群臣以議此案之根由,北門學士範履冰提議此案交由刑部員外郎裴守德主持,眾臣皆無異議,此事遂定,上報高宗;二十三日,高宗下詔准奏,給裴守德相機之權,另,下詔免去劉禕之蘭州刺史之職,貶為廣武縣令,其所遺之刺史人選由吏部擬定,同意李顯所請,以此番大戰有功之黑齒常之為河西副都督,並撥錢糧若干以資河西重建之用。
儘管聖旨還在路上,可李顯卻早已得知了洛陽城中的一切,眼瞅著事情能如此這般地順利解決,李顯的心情自是一片大好,至於後續手尾麼,李顯卻已是完全不在意了的,儘管浪費了個拿捏越王的把柄,可相較於河西的安寧,這代價卻也是值得的,只要武后那頭不再派人來河西搗亂就成,當然了,縱使武后不死心,還要派人來瞎攪合,李顯也無所謂,大不了來多少,便殺多少好了,左右殺一個也是殺,殺十個也是殺,就看武后有沒那個膽魄往河西這無底洞裡填人頭,很顯然,武后是不敢再如此公然插手了的,至於私底下的黑手麼,李顯卻是半點都不放在眼中的,不就是比狠辣麼,誰又怕了不成?
戰事已畢,外患暫時不足為慮,內憂又除,河西的形勢對李顯來說,可以說是一片大好,也該是到了全面振興河西經濟的時候了,然則李顯卻並沒有急著釋出政令,甚至不曾召集各州刺史議事,反倒是輕車簡從地領著張柬之等有限幾人悄然出了蘭州城,魚龍白服地趕到了李賀所部駐紮的靠山鎮。
靠山鎮,顧名思義便是座靠山的小鎮,人口不多,攏共也就兩百餘戶人家,基本上都是漢人,其所背靠的也不是甚名山大川,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說起來也就是座無名小鎮罷了,離著蘭州城倒是不算遠,不過就三十里不到的距離,交通倒算是方便,除了鎮東是連綿的大山之外,其餘各個方向皆是一馬平川,如今已是左衛將軍的李賀便是率三千勁旅駐紮於此,待得李顯趕到,李賀早已率部在鎮外恭候多時了。
“末將等參見殿下!”
一見到從馬車上下來的李顯與張柬之,李賀便即率著阿古泰、王宇、張琛三員虎將大步迎上了前來,各自躬身行禮問了安。
“嗯,都起來罷。”
李賀手中這支騎軍乃是李顯的私兵,以前是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