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我深吸一口氣搖搖頭說。“那時間也不對,明十四陵不應該是洪武三年所建,千玲,明史你熟,洪武三年有沒有關於徐達的什麼記載?”
“洪武三年徐達奉命北伐遠征沙漠。”越千玲對我說。“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頒平定沙漠詔於天下,此次北征沙漠,明朝北邊防禦相對穩定。”
“這就說不通了,當時北元依舊強勢,天下未太平,朱元璋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顧安琪也很疑惑的搖搖頭。
“不過我在翻查明史的時候發現一件事。”越千玲似乎想到了什麼很認真的說。
“什麼事?”我問。
“因為胡藍一案牽涉人數眾多,明太祖曾經收繳過一次發放的丹書鐵劵,但後來又頒發過一次。”
“是什麼時間?”
“洪武十四年!”
“洪武十四年天下大定,這個時間倒是和修明十四陵吻合。”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回頭問。“洪武十四年有沒有關於徐達的記載?”
“沒有,洪武十四年最大的事就是朱元璋平定雲南,不過當時徐達並沒有參加這次調北征南。”越千玲很肯定的說。
“沒有徐達的記載……那徐達當時在做什麼?”蕭連山問。
“按史書記載洪武十四年的時候徐達在永平府奉命修建榆關……”
“榆關!”聞卓突然打斷越千玲的話,很吃驚的說。“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給榆關改名,也就是現在有名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而修建山海關的正是徐達。”
“不止徐達……”我深吸一口氣緩緩翹起嘴角意味深長的說。“當時和徐達一同奉命修建山海關的還有另一個人。”
“誰?”
“劉伯溫!”
我話一出口越千玲連忙站起來,我們心裡都很清楚劉伯溫是誰,而且明十四陵正是他建議朱元璋所修,他絕對不會無緣無故跑去幫徐達修關隘。
“朱元璋讓徐達修建的名義上是山海關,實際上……就是其中一座明十四陵!”越千玲眼睛一亮興高采烈的說。“這丹書鐵劵留下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後世帝王,明十四陵就在山海關下面!”
我也點點頭,借徐達修關隘之名修建明十四陵,不但可以掩人耳目而且還能秘而不宣,聞卓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說。
“既然找到地方了,就別磨蹭,事不宜遲咱們現在就去。”
我徵求其他人的意見,都贊同聞卓的提議,如果明十四陵真在山海關下面,一旦找到開啟裡面的封印,我和魏雍之間的道法修為就相差無幾了,這樣也用不著時時刻刻防備著他,就算讓他拿到玉圭,我也有阻止他上泰山祭天的能力。
我點點頭打算先趕回申城,準備一下後立刻去山海關。
第四十七章 觀滄海
到達山海關是五天之後的事,登上城樓才能領略天下第一關這五個字的雄壯,山海關以城為關,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站在城樓之上,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
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西面屋簷的正中懸掛黑字白底巨幅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字跡蒼勁、雄渾。
本來無心醉於這豪邁雄偉的風光之中,可真正站在這裡時才不由感嘆這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果真是名至實歸,就連蕭連山這樣無聊的人站在城樓上也頓時意氣風發,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顧安琪從上來到現在眼睛就沒離開過手中的羅盤,越看眉頭皺的越緊,我回頭看了她一眼好奇的問。
“安琪,怎麼了?”
“雁回哥,這裡的風水不太對啊,如果是劉伯溫所修就更說不通了。”顧安琪詫異的回答。
事實上雖然我們按著線索找到山海關,但是再沒有隻言片語的提示,山海關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完全就是一座城,如果明十四陵真的就在這下面,我們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這裡是名勝古蹟總不能隨便找一個地方挖吧。
聽到顧安琪這麼一說我也開始抬頭留意這裡的風景,聞卓漫不經心的走過來,扶著城牆笑著說。
“山海關的山勢來龍屬於燕山山脈經東走向,而燕山龍脈有西邊出自太行山,坐落幽燕平原,以華北平原為明堂,以中嶽嵩山作案,餘脈再往東走一直臨大海,樹起三叉筆架,俗名六品頂。”
“原來你也懂風水堪輿啊?”顧安琪很意外的看著聞卓。
“都是道家五術,多少也會一點。”聞卓笑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