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餄餎
西山農場開工第一天的中午飯差點胎死腹中。
西山那邊的工程隊差不多有三十個人,來幫忙清理山上樹叢的村民有七十多人,這加起來就有百十來號人了,這個數目要是農村的流水席還不算什麼,要知道流水席人家那可是有十幾個大師傅掌勺的,但蕭明悅這邊不一樣啊,這兒只有陳金榮和高伊寧兩個人啊,就算加上蕭明悅和李二孃總共也才四個人做飯,一個一個炒菜怎麼可能供得上一百來人吃飯?
這下要怎麼辦?高伊寧和陳金榮麻爪了,她們倆畢竟年輕,雖然平時在家做飯都是一把好手,但是那時伺候的都是一家子,普普通通一家人才幾口?頂多四五個,但現在不是四五個,也不是五六個,而是一百來號,這對她們二人來說壓力實在太大了。
陳金榮和高伊寧不知道要怎麼辦,蕭明悅就更不用提了,這姑娘以前在公司整天整天叫外賣,就連節假日她都是能不下廚就不下廚的人,她怎麼可能想得出來一下解決百十來號人吃食的辦法呢。
關鍵時候還是李二孃,老太太到底比年輕人多吃了幾十年的鹽,看高伊寧她們都沒了主意,老太太直接拍板,中午飯就做餄餎。
一聽李二孃說餄餎,包括蕭明悅在內的三個人都眼前一亮,“是誒,用餄餎多省事兒啊,有面扛餓,有湯水靈,加上滷子,連菜帶飯都齊活兒了,來一個吃一個,咱們還不用一個菜一個菜的炒,還不用怕菜放涼了……”高伊寧嘴快,別人還處在慶幸解決了午飯這個大問題時,這小媳婦兒兩手“啪”的一拍,高聲叫了起來。
“對啊,對啊,這個主意好,雖然現在天兒熱了,但是幹活兒吃點熱湯的還是讓人渾身得勁兒,二孃,還是你厲害!我們在這琢磨這麼半天都沒想出辦法,您老人家一句話就解決了困難。”蕭明悅在高伊寧以後反應了過來,心說幸虧有這幾個老人,她們比年輕人經驗要豐富的多,遇見突發事件也能完美解決。
“那當然了,不看看我老太太活了多少年了,吃過的鹽比你們走的路都多……”這李二孃不能誇,一夸人就飄,這不,蕭明悅剛給她帶高帽,老太太就要飛走了。
幾個年輕人都很喜歡這個爽朗的老太太,看她這飄然然的勁兒,一個個捂嘴偷笑。
既然午飯定了餄餎,那大家夥兒就開始忙活,一個人和麵,一個人煮湯,一個人壓面,一個人做滷子,分工明確又省事兒。
做餄餎最好用蕎麵,蕭明悅前幾天從李二孃家買了幾斤,但是這點東西根本不夠百十來人一頓吃的,所以,她又突突突跑了一趟李二叔家,拎回來一袋子五十來斤的蕎麵。
和麵這工作歸陳金榮,她勁兒大,和出來的面勁道又柔軟,李二孃年歲大了,重活兒年輕人不敢讓她上手,於是,就把燒熱水的活兒交給了她,蕭明悅接了個最輕省的,用機器壓面,作為餄餎的重頭,滷子,則完全靠高伊寧的手藝了。
要說高伊寧做什麼最拿手,在劉家灣你逮著一個問,他們絕對會告訴你這小媳婦兒最拿手的就是麵條,那一手手擀麵,柔白滑亮,吃到嘴裡那叫一個勁道,不過,單單就麵條好還不足以讓大家傾倒,這高伊寧手擀麵還有另外一個最吸引人的地方,這就是滷子了,據說肉臊子做的滷子肥而不膩,青菜做的滷子絲毫不寡淡,蕭明悅回來劉家灣時間短吧,但就連她都知道這高家嫂子麵條做的地道,你能想象高伊寧的手藝在劉家灣是有多出名了吧。
餄餎,說起來其實就是蕎麵麵條,它是北方最常見的麵食吃法之一。最常見的做法是用一種叫餄餎床子的東西,架在農家鍋臺上,把和好的面塞進餄餎床子帶眼兒的空堂裡,做飯的人在餄餎床子旁邊用勁兒擠壓,麵糰順著手的壓力,從餄餎床子的小孔中擠出來,形成一段一段的小細麵條,直接掉進沸騰的鍋中,等鍋裡的水燒滾了,做飯的人一邊用筷子攪動麵條,一邊漂點冷水,滾過兩次以後撈出來麵條,澆上事先做好的滷子就可以吃了。
做餄餎要用到餄餎床子,這東西以前都是農村一些老手藝人做的,四四方方一個長條的木頭匣子,中間還有一個扎滿小孔的鐵皮,這算是老物件,笨重又費事兒,蕭明悅家是沒有這種東西的,不過,她家沒有不代表別人家沒有,李二叔家就有這種古董,剛才蕭明悅去拎蕎麵的時候,李二叔就找出了餄餎床子,喝!好傢伙!也不知道這床子在倉庫放了多久,滿是塵土不說,邊邊角角的地方還有以前做餄餎留下的面塊兒,乾巴巴的擠在各處,黑了吧唧的,叫人不忍直視。
蕭明悅拿著李二叔找出來的餄餎床子直皺眉頭